下一篇4 2017年12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叶 全球化的绿色纽带

□ 本报记者 冯斯正

外国友人在中国茶馆体验茶文化。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海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中,出现茶元素。

    最近,让茶叶升温的,是于11月30日—12月3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本次大会的两组海报皆以“茶”为创意的主线:在海报“共饮一泓水”中,青花瓷茶杯中盛着清茶,汤中映出世界地图,寓指各国人民共饮一泓水;在海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中,中式茶杯、阿拉伯茶杯、西式咖啡杯,象征拥有不同国别背景、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一起坦诚交流。

    对于茶而言,这并不是它的首秀,近几年茶叶的魅力早已让世界见识,各地有关茶的消费呼声也势态俞高。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借着这个势头,茶又将如何发力?

    国内

    茶元素频频亮相高端会议

    实际上,2017年不少有分量的国际性活动,都能看到茶活跃的身影。

    12月3日—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在这个云集全球顶级智慧的会议上,浙江“一绿一红”——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两款茶叶成为会上的茶叶主角,被称中国茶与世界互联网的一场美丽邂逅;12月2日,2017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在北京举行,在这个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国传统文化集中向外界展示的重要平台上,中国茶现代派代表者小罐茶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定礼茶,以崭新的姿态将中国传统茶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9月初,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国礼大漆礼盒中放置了装有武夷山大红袍、正山小种、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和福州苿莉花等五色茶罐,意喻“和平、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而华祥苑作为中国茶企代表在会晤期间提供细致周到的茶侍服务,也在嘉宾中留下深刻印象;5月,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龙冠公司的雀舌级龙井和特级龙井作为会议礼宾用茶,龙冠工夫红茶则是论坛茶歇用茶。

    无论是在海报中巧借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大会主题,还是在各类高端峰会中茶礼、茶事服务的对接融合,这些重量级的世界盛会中,为何越来越多地借用茶元素?想来,这其中都与茶叶自身的文化属性密不可分。

    茶,古时为儒、道、佛诸派所推崇用来修身悟道,今日仍是君子雅人的桌畔之友以助养性平心。这可能得益于茶说不尽的千年历史积淀,也或许和其清静、高洁的本性相关,这份内外皆备的传统文化气质和包容内敛的精致品格,让茶无愧成为华夏民族文明的符号之一。

    海外

    茶叶关注度快速升温

    近几年,在网络信息平台中,经常可以浏览到来自各国的新颖茶品牌、茶空间,和创意的茶衍生产品,一些艺术作品的主题也有很多都围绕茶展开;国内组织的国际性茶业会议也比往年增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牵头主办的国际茶业大会每两年一届,迄今已有六届,在一些茶业展会时也频频嵌入国际茶企和国际茶元素。

    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在茶上,正是因为其背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不久前,谷歌针对2017年饮料搜索做了一些调研,并结合了英国、美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四国的上网搜索数据,总结出“2017谷歌饮料趋势报告”。

    在美国搜索热度中,冷萃茶排行第四,在英国排行第三。谷歌报告中显示,冷萃饮料在美国市场销量逐年增长,在2017年夏天到达了158%的峰值,冷萃茶饮料就在人们的购买热搜中。

    冲泡型饮料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差异在温度。西班牙和墨西哥的“冲泡”一定是热乎乎的液体饮料,但在美国和英国,“冲泡”却是冷饮,用热水冲泡的只有一样,就是茶。尽管理解不同,但对茶的需求在四国中稳步增长。茶叶于部分西方消费者而言,在品饮方式上有极大的独特性,因此在饮料种类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上述四个国家的消费者市场中,各有自己偏好的茶饮料类型。在美国,乌龙茶和泰式拉茶人气很高,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抹茶位居榜首,抹茶的火热似乎是全球性的,在追求刺激口味的墨西哥也留有它的一席之地。

    报告中对消费行为也作出了分析。西班牙和墨西哥消费者喜欢在睡前喝冲泡热饮(包含茶叶),他们认为午夜是吸收营养的黄金时段,故而在选择时更多考虑健康因素;在美国和英国,当地消费者认为喝茶更多是与体验、社交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

    未来

    茶叶如何飘香更远

    茶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热度是共识和事实,它不会是爆发式激增,但会像文火慢熬一样渐渐升温。至于助力越燃越旺,这却是需要各国的从业者把住消费大趋势的脉搏,同时也务必结合茶叶自身的特点。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尔曾这样评价茶:“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话,那便是茶。”成为互动社交的纽带,茶叶是当仁不让的上选。在今天这个越发倡导文化交互、对话沟通的世界中,茶以一盏杯子的距离,用茗汤叩开心扉的方式,勾画出彼此的交集。与这一优势搭配发挥的,往往是空间。这个空间可以是办公室,也可以是休闲场所;可以是某体验店,也可以是某主题会场。茶根据不同的情景需求,恰当适宜地变化成各种产品形态,灵活且极大地展示自己的优点。

    2017谷歌饮料趋势报告中还明确指出,冲泡型饮料、冷萃型饮料是表现较为突出的饮品种类,其中的子类目就包括茶,而让消费者主动倾向于它的主要原因,就在“健康”二字。健康是当今世界的高音,茶无疑深度切合这一特性。这或是为茶企指出了推广产品的风向标,在突出文化、风情之前,先向消费者亮出这一点。

    把话题折射到中国茶身上,笔者想到三点或可为参考:一是六大茶类集结成一个合体,打造某一品类的品牌当然应该支持,但为了应对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以及为了培育中国茶业的良性发展环境,在观念态度上以整合的姿态一起发声更有全局眼光;二是在产品定位、设计、宣传上,走年轻化路线,切实抓住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兴奋点,不让行业输在“岁月代沟”上;茶是百搭能手,“茶+X”模式近些年大行其道,这里特别要留意的是,和其他角色同台唱戏的时候,不能失掉主角身份,反主为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