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名农产品价高而供不应求使得不法商贩开始动歪脑筋。“五常大米”作为全国知名品牌,消费者认可度高,售价也高于普通大米。近几年,受利益驱使,年产量不过60余万吨的“五常大米”,在市场上居然卖出了1200万吨的销量。
据不完全统计,各大电商平台销售的“五常大米”品牌达上千种,消费者要想购买到正宗的“五常大米”可谓难上加难。不仅如此,市面上“五常大米”质量鱼龙混杂,并且假“五常大米”价格远低于真“五常大米”,消费者“有心消费,无力甄别”,“五常大米”市场渐渐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量的“对流米”、假“五常大米”充斥着市场,致使“五常大米”品牌的信誉度大打折扣。“真米百里挑一,假米横行当道,好米卖不上好价”是“五常大米”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中国供销集团农产品(沈阳)有限公司秉承为“三农”服务的理念,专注于服务特色农产品和道地中药材领域。面对市场上“五常大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保真购买渠道缺乏、真米难求的现状,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保真“五常大米”的需求,秉承“打造五常大米保真渠道”的原则,该公司全力构建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订单预售业务。
以土地为核心
搭建“五常大米”保真平台
“今年五常地区由于受恶劣天气影响,导致水稻减产,出米率出现了近几年新低,只有50%左右,正常出米率一般可以达到55%左右。”在中国供销集团农产品(沈阳)有限公司“五常大米”业务的第三方仓库,“五常大米”的种植农户告诉记者,“五常大米”市场售价很高,但是农民却卖不上高价。这几年种植成本越来越高,出米率也不稳定。尤其是今年,出米率只有50%左右。不过,因为年初已和合作社签定了合同,虽然出米率低,但是收入比往年反而高了。
公司与五常市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整合当地“五常大米”产业资源,由种植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并与农户或社员签订购销订单,由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政府机构全程监管,保障履约顺利进行。客户提前支付商品货款,平台对客户支付的货款进行锁定并根据种植流程的阶段性,分批将约定货款支付给种植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再由种植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按照平台要求组织农户进行统一的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生产、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环节。公司通过平台建立的远程可视化追溯体系对生产各环节进行监督,建立保真机制,从而实现农民放心生产、消费者放心购买的订单农业。“五常大米”项目自上线以来,已实现零售额330余万元,零售量达37500余公斤。
推行订单农业
降低风险保障收益
“‘五常大米’订单预售业务的推行,有效降低了大米种植户的种植风险。客户提前支付商品货款,平台对货款进行锁定,保障了种植方的利益,避免了消费方违约风险。同时,平台根据种植流程的阶段性,分批将约定货款支付给种植企业或者专业合作社,促使种植方按照约定方式进行规范化种植,平衡了种植方与消费方的利益,降低了种植方的违约风险,确保消费者获得高品质的保真‘五常大米’。”中国供销集团农产品(沈阳)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堃介绍道。
据了解,“五常大米”订单预售业务优势颇多。首先,让种植户先获得货款,加速农民生产资金流转,减小种植压力。通过订单预售,在未种植前实现大米的销售,使种植农户能够放心生产,不用为销路发愁,不用为价低担忧。其次,订单农业往往伴随着生产标准、操作标准的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田间管理、加工生产、仓储等环节有助于“五常大米”的种植标准和流通标准的建立,保障食品质量及安全。第三,规模化的操作能够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米品质量、增加种植农户收入。据测算,“五常大米”订单预售业务可以使种植户同比增收40%。最后,通过中国供销集团农产品(沈阳)有限公司打造的“五常大米”保真渠道,保障了商品原产地属性的纯粹性。平台搭建远程可视系统,消费者可在线上实时看见所预定的“五常大米”生长、加工、仓储等情况,真正做到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五常大米”。
打造国家平台
优化供给渠道
范堃告诉记者,“五常大米”保真渠道的搭建有利于重塑因市场乱象而受损的“五常大米”品牌。通过全程规范化的种植、加工、仓储物流体系,全程可视化的追溯体系以及终端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增强客户对品牌的认可度,重塑品牌形象。公司长期开展的“五常大米”订单预售业务在市场上形成了保真“五常大米”定价体系,为“五常大米”市场定价规范性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保真渠道的搭建也实现了“五常大米”直接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最大程度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提高了种植农户的收入,真正实现了“保真、优质、优价”。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部署,“五常大米”订单预售业务的推进,保障了优质农产品供给,满足了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