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如何才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讲述:重庆市南川区供销合作社主任 冉茂莲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一个战略问题,供销基层队伍的建设更是关系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长远大计。南川区社用供销合作事业感召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为区社储备了一批用得上、靠得住的优秀人才。

    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最具活力的发展要素。

    俗话说:“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干部队伍建设历来是一个战略问题,供销合作社基层队伍的建设更是关系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长远大计。重庆市南川区供销合作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政策、完善体制,坚持用供销合作事业感召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为区社招揽了一批用得上、靠得住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面对供销合作社干部队伍年龄相对偏大、文化结构有待提高、干部开拓精神不够的现状,南川区社努力顺应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新常态,不断探索,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区供销合作社机关干部队伍平均年龄从2015年的53岁下降到48岁,系统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从54岁下降到43岁,系统干部职工大中专学历的比例从31%提高到56%,基层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得到不断提升。

    当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干部队伍的素质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区社把教育和培训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抓培训,以点带面快速提升干部队伍实力。在实际工作中,南川区社把教育和培训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首先是抓改革文件的学习。区社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基层职工学习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和内涵,把干部职工的工作重心集中到综合改革上来。其次,重点抓业务培训。自综合改革推进以来,供销合作社以“服务农民,改造自我”为总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为农服务方式,这就需要供销合作社职工有更强的工作能力。从这点出发,区社邀请了相关专业人员,对基层干部职工、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此外,为了加快推动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区社先后到北京、广东、福建、内蒙古、贵州等地学习借鉴。通过实地学习先进地区的成熟经验和特色做法,达到了解放思想、理清思路的目的,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近两年来,区社邀请相关专家、领导授课,开办各类培训班8期,共有480人参加了培训。此外,区社还分批次安排全系统干部参加市、区组织的学习培训及外出考察共108人次。

    如何让新人能够很快融入到供销合作社大家庭,“传帮带”是比较便捷有效的方法。区社充分利用基层社和公司老同志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素质较高、对供销合作社感情深厚、情况熟悉的优势,搞好工作的“传帮带”,帮助年轻同志尽快成长。

    结合基层社和企业生产运营需要,区社先后招聘了年轻大学生12人,到基层社和公司挂职锻炼,有效充实了企业和基层社人才队伍。同时,区社吸引社会各类人才加入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组建基层社、引领发展农民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方式,吸引农业种养殖、农资农技服务、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专业人员进入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同承担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各项功能和职责。截至目前,全区213家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企业都与供销合作社建立了紧密的指导服务关系。

    另外,区社还通过借调、遴选等方式,先后从乡镇、部门选拔年轻人才5人,充实机关人才队伍。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察工作制度、选拔任用机制。注重人才储备,及时将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干部选拔进入后备干部队伍。目前,已先后有5名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

    为了能让这些新鲜血液在供销合作社里真正扎根,区社积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营造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区社制定了基层社负责人考核管理制度,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来决定基层社主任的任免和调整。对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企业、基层社负责人进行调整,对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调配,有序安排、持续流动。同时,区社实行了“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根据工作成绩,搞好人文关怀,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此外,针对有专业特长的员工,区社会合理安排合适的岗位和工作,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虽然区社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人才青黄不接、基层监事会制度不够健全、激励约束制度有待优化等问题。接下来,区社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用供销合作事业感召人才、用良好环境凝聚人才、用优质服务吸引人才、用合理待遇激励人才,努力打造具有一流职业素质、一流工作业绩、一流严密作风的高素质的基层社和企业职工队伍,为服务“三农”,促进供销综合改革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