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创办林结巴坛菜腊味食品厂,到2005年注册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从糟鱼糟肉小打小闹起步,到现在集种植、养殖、生产、销售及研发于一体,产量、产值呈几何级数增长;从几个坛子、几种菜,到现在一次性能腌制1200吨的坛菜腌制池、容纳2000个坛子的地下发酵室,湖南省益阳市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用12年的时间,成长为了一个产值达3亿元的优秀企业。
这一切,得益于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得益于公司秉承的“忠孝、诚信、品质、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还得益于“好原料、做好菜”的经营理念。
基地化建设保障“好原料”
“好原料,做好菜”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世林食品实实在在的行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好原料,才能有好产品,做坛菜也是如此。”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良告诉记者,公司一开始在原料问题上可没少栽跟头。
坛菜的原料多以鲜菜为主,但是受到季节的影响,鲜菜上市旺季菜品堆积如山,但不宜长期贮存,而淡季又价高量少。同时,农产品本身的质量无法达到统一的标准,给标准的制定和检测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为了确保原料的品质和供应量,公司采取了“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形式。“厂里什么时候要鲜菜、要多少都按计划来定。一般在鲜菜种植前夕,我们就会把需求信息传递给农户。”徐建良说道,今年公司就与津市涔澹农场签订了53公顷的鲜菜订单,还投入7万余元建造了2000平方米晒场及部分加工房。鲜菜在农场经过初步加工后,再运回厂里精加工,并包装上市。
原料供应基地化是保障原料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公司在努力固化省外基地单元的同时,狠抓省内基地单元建设。
在益阳市社的帮助下,公司领办了益阳世林竹笋生产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56户,拥有毛竹笋材高产培育示范基地l000亩,社员拥有基地1.1万亩,分布于桃江县的桃花江镇、鸬鹚渡镇、马迹塘镇等l0个乡镇,规划建设竹笋基地2万亩以上。“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就这样,每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竹笋好食材源源不断地运输到世林食品公司,经过传统而精致的加工,变成一道道美味,走上百姓餐桌。
此外,公司还直接参办了3家农民合作社,并在益阳各区县(市)及岳阳、常德周边县拥有订单蔬菜基地及养殖基地2.2万亩,在桃江、安化等地有竹笋生产基地5.8万亩,基地涉及农户9200余户。公司与各个合作社均签订了购销协议,2016年为种养殖户带来收入8000余万元。同时,公司的加工生产基地直接解决了周边300余名农民就业,年发放工资达1800万元以上。
“基地保供、特色突出、质量优良、总量合理、结构优化的原料保障体系,全面打牢了原料保障基础,让‘好原料,做好菜’不再是一句空话。”徐建良表示,为了彻底解决鲜菜存贮难题,去年,公司斥巨资打造了万吨立体冷库。这样,在鲜菜集中上市时期,公司就可以大量存贮鲜菜,不再受天气或季节因素影响,由被动变为了主动。
精细化管理保障“做好菜”
有好原料,想要做好菜,还要配上好管理。
管理,要靠“硬件”保障。2017年,公司建立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全新检验室,具备大部分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的检测能力,能满足原料检验和出厂检验的要求,并配备了两名专业的检测人员,对每一批来料和每一批出厂产品进行检测,为产品来料质量和出厂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同时,公司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消毒设施,为保障产品称量准确和减少细菌污染提供了保障。如,公司在各个包装车间增加了自动灌装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人员接触的污染。在每个车间还配备了臭氧杀毒设备,定时对车间里的器具和空气进行杀菌,并对车间负责人进行消毒管理培训;增加了冷速摊凉间和速冻设备,有效地控制了各个环节中细菌的增长。
在硬件配备不断升级的基础上,公司也大力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从“软件”上为“做好菜”保驾护航。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由各部门负责人牵头成立专门的质量改善小组,开展质量改善活动,攻克各种质量难题,并加强各个环节质量检验。同时,各个岗位还要实行自检和互检。如今,“我就是质检员,产品在我这里验收不合格,就不能流到下一道工序”的思想已深入到每个员工心中。此外,公司还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精细化管理下,2016年—2017年,公司的产品合格率由99.5%提升到99.8%,原料合格率由95%提升到98.5%,产品投诉率由0.5%下降到0.05%。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把好“质量关”仅仅是发展中的第一关。如何才能持续发展,是公司一直不停探索的问题。
“公司生产的坛子菜包括河鲜系列、荤菜系列、素菜系列、家家腊味系列,主要供应给酒店。因为加工预制菜的门槛并不高,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同类产品,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发展,质量就要不断提高,产品就要不断创新。”徐建良告诉记者,其实,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创新。比如,把扑豆角、黄瓜皮、空心菜杆、扁豆丝、扑辣椒等组合起来的“五扑菜”就是公司董事长陈世林的发明创造。五扑菜吸取了各种坛菜之精华,味道特佳,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如今,它已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2013年10月,公司投资50余万元,正式成立“林结巴食品研发中心”。中心坚持以“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为研发战略,2014年成功开发新产品6个。“对竹笋的研制和开发,益阳世林食品已有近20年的历史,笋产品也是公司主打的产品之一。”徐建良表示,被誉为“笋中极品”的原味糯米笋当年投产就为公司新增产值3200万元。同时,由于该产品的独特加工工艺,已于201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此外,烟笋、脆笋等系列笋菜也畅销全国各地,在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公司已有各类专利技术22项。
想要持续发展,把产品推广出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2014年4月,公司建设了自营网络平台,建立了领美食品天猫旗舰店,实现了网上信息发布、在线销售和结算;2015年,公司创建了公众号,对公司的信息发布、产品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公司加强与专业的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始从传统企业向电商企业转型;2017年初,公司在淘宝上又开设了一家林结巴食品天猫旗舰店……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示舞台。通过线下56人的精英营销团队,“质量和创新”双优的“林结巴”系列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
发展不容等待,蹄疾更需步稳。“公司今后将继续做大做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产品卖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把公司打造成中国酒店预制菜专家、中国家庭便捷预制菜第一品牌。”徐建良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