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建优势:中小银行转型零售需“厚积薄发”


    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化,银行业向零售转型是大势所趋。多数城商行、农商行经常被称为中小银行,其实从区域市场份额看它们是“本地大银行”,一些银行还是当地的“龙头银行”。从“本地大银行”的角度分析考察,才能看清银行的优势和潜力,找到切实可行的提升发展之路。

    许多区域银行寄望零售转型“短平快”,若短期没出明显效果就怀疑、停滞甚至倒退,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零售业务是一项基础性较强的工作,讲求厚积薄发。

    要点:区域银行的三大抓手

    打造移动平台。近年来,银行普遍进行了互联网渠道升级,在原有的电子支付基础上,布局移动服务平台,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等平台,渐渐成为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标配。与传统物理渠道相比,这些移动平台没有沉重的运营费用,可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优惠、更广泛的服务。

    高度重视运营。这些应运而生的移动平台,在现实中大多数不温不火。许多区域银行的移动平台往往重研发,轻运营,可谓“空有一套好皮囊,但却没有有价值的灵魂”。在移动互联网趋势下,区域银行应该高度重视移动平台的运营,将其作为客户服务和业务运营的重大阵地和渠道,而非简单的线下延伸。

    开放场景服务。互联网时代,只有构建起开放的场景体系,提高场景化服务能力,区域银行在互联网渠道的布局才能最大化发挥优势。区域银行要积极丰富场景,探索“网点+银行APP+场景”等获客活客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方式,让客户轻松体验丰富的金融产品。

    理念:发现和重建优势

    借助金融科技放大地缘优势。首先,区域银行在经营地区,配备有较为完善和密集的网点、营销渠道,相较于大型银行有地理上的优势;其次,中小银行在传统经营区域比大型银行更接近潜在客户,情感认同更高,易于发展业务;再次,区域银行根植当地,熟悉区域经济环境,与当地政府关系密切,更有利于把控资源。区域银行要借助金融科技,迅速切入当地垂直领域和客群,力争在个人零售及小微业务上取得优势。

    回到客户原点来思考问题。大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更偏重于传统的风控与业务流程,比较厚重,转型慢;而区域银行流程短、决策效率高、包袱轻,更容易站在客户视角想问题,甚至可以从零开始打造一个突出客户体验的新银行平台。

    做好金融科技业务合作。相比于国有大银行,区域银行自身科技人才资源有明显差距,一条可行之路是,加强与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最小的成本弥补自身短板、享受技术红利、降低试错支出。(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