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正式授权赤壁市组建“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是湖北省在全国范围内绿色生态领域唯一一个综合性项目,标志着赤壁市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上有了一个“国家级交易平台”。2014年1月湖北省《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赤壁‘中国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建设”。几年来,交易基地建设都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日前,记者采访了赤壁市相关部门。据介绍,在基地建设之初,赤壁坚持全域统筹谋划。聘请“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先生为赤壁规划发展总顾问,聘请中国农科院编制基地规划,并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商业网点建设等领域规划融合,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了全面覆盖、刚性执行、协调统一的规划体系,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基地建设中,赤壁始终坚持绿色示范引领,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地先行 五类并举
聘请中国农大编制了《赤壁市有机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按照“抢占前沿、区域推进、标准引领”的要求,大力打造“中国·赤壁有机农谷”,高标准建设一批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全市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达到83707.45亩。陆水湖6万亩水产品连续四年获得有机认证,全市形成了有机水产、有机蔬菜、有机茶叶、有机水果、有机稻五类示范基地同步发展格局。
突出重点 茶业争先
通过连续几年大力新建和改造基地,全市茶叶基地发展到15.9万亩,茶叶总产量3.8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2亿元,茶产业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重点产茶县排名第八位,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荣获湖北省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 景观呈现
着力打造华中地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打通从葛仙山—陆水湖-羊楼洞-赤壁古战场的外环交通线,形成了赏樱花、探竹海、游茶园、寻茶道、观荷花、宿农家的乡村休闲体验景观带。
坚持标准 确保溯源
创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制定出台了《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通用规范》,参与组建了“中国有机论坛”、“中国有机产业联盟”;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达到64个;建设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将黑茶检测中心与赤壁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整合建设,《湖北青砖茶》、《湖北老青茶》和《湖北青砖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三个省级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完善产品质量信息溯源系统。与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发完成了质量溯源系统,建立了“绿色基地”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查询平台。
商贸驱动 绿色发展
搭建展览交易平台。成功举办“2015国际茶业大会”以及四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项目签约累计达127.8亿元;搭建现代物流平台,形成了“一心十站百点”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湖北第一批村淘市;搭建电商孵化平台。打造“平台+园区+培训+孵化+物流+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绿购模式”,赤壁电商孵化产业园年销售值突破亿元,辐射带动农民6万人。
绿色服务 政策领先
搭建政策保障平台。在赤壁市行政服务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整合资金,统筹使用。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基金7500万元;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实施金融创新,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民间资本融资管理服务中心。阿里巴巴“蚂蚁微贷”成功落户,成都海高财富设立“赤壁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搭建科技支撑平台。“适制青砖茶良种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获科技部立项支持,赤壁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赤壁,绿色发展的高地已经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