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0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力量 “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西农信系统积极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刘小萃 李玉萌 通讯员 李明辉

图1为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详细询问贫困户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希望他们早日走出贫困。
图2为山西农信精准扶贫现场放贷会。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结合实际,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开展专项调查、探索专项扶贫模式、开发专项扶贫产品三方面入手,让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帮扶有对策,见成效。

    “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期盼,已在山西农信的金融助推中,成为现实。 

    山西,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境内的吕梁山、燕山—太行山赫然在列。

    如何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到点儿上”“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仅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更让根植于三晋大地的山西农信倍感责任重大。

    “山西农信社作为扎根农村的‘百姓银行’、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在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崔联会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山西农信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金融扶贫工作部署,“既要做脱贫攻坚主力军,也要当排头兵”,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帮扶,大力推进小额信贷扶贫、电商扶贫、龙头企业带动扶贫等措施,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深度贫困县、计划脱贫县、国定贫困县的贷款发放量、贫困户建档立卡覆盖面、建档立卡贷款发放量、贫困户贷款户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牵一发而动全身

    “精准扶贫需要下一番

    ‘绣花’功夫”

    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精准扶贫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用传统的信贷方式,肯定不能做到精准。必须构建一套特有的信贷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信贷供给体系。”崔联会告诉记者,山西省联社结合农信社实际,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牵一发而动全身,让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帮扶有对策,见成效。具体从三方面着手,即:

    开展专项调查。今年年初,在山西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行动计划,对省扶贫办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开展摸底调查,无缝对接。共走访9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收集信贷基础资料,并完成评级、授信工作,实现三个全覆盖,为精准扶贫、精准投放贷款奠定了良好基础。

    探索专项扶贫模式。除投放扶贫小额信贷外,山西农信还积极探索“农信社+龙头企业+贫困户”“农信社+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农信社+合作社+贫困户”等金融扶贫新模式。同时,推进“五位一体”,即“农信社+政府+保险公司+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

    开发专项扶贫产品。山西省联社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推出“脱贫贷”卡,该卡具有“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特点,实现便捷用信;推动全省农信社重建评级授信模型,为符合“四有两好”(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简化流程、降低门槛;引导全省农信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创新特色扶贫信贷产品,涌现出“光伏贷”“贫信贷”“互助通”“圆梦贷”“安居贷”、“旺农贷”等多种特色产品。

    截至8月末,山西省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225.41亿元。其中,个人扶贫贷款余额达94.9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9.53%。在个人扶贫贷款中,5万元以下的“5321”扶贫小额贷款,即5万元以下、3年以内、2免(免抵押、免担保)和1贴息(扶贫部门贴息)余额达49.34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56.26%,支持10.97万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小额信贷促兴业

    “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兴县,蔡家崖乡,贺家沟村。

    几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过这片土地,道出了“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殷切嘱托。

    走进贫困户贺乃乃家整洁的小院,几十头小猪正呼噜噜地叫着,“给母猪和猪娃子用的,不然天冷了猪娃子都冻死了!”户主贺乃乃提着饲料桶从猪舍出来,看到记者的视线落在了那排待组装的“产床”和“保温箱”上,边走边向记者解释,“没有农信社这5万块钱的贷款,这些猪我肯定养不起来。”

    兴县联社蔡家崖乡信用社主任告诉记者,贺乃乃的儿子已病故多年,儿媳改嫁,老两口独自抚养三个正在上学的孙子,最大的已经在读大学,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养猪之前老两口靠种地、打零工,再加上国家给的各种补贴,勉强维持一家子的生计。直到今年过年期间,兴县联社组织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开展金融扶贫知识宣讲,联合村“两委”进行“精准调查摸底”时,一直想把儿子去世后就废弃的猪舍再用起来的贺乃乃当即决定贷款养猪!他把想法告诉了信用社主任,第二天就有信贷员上门了解情况,不出三天就拿到了5万元贷款,几个月过去,现在贺乃乃的猪舍已经有60头猪,他预计三年后就能达到200头,说起未来的打算,他的眼里满是憧憬。

    贺乃乃只是众多获得扶贫小额贷款贫困户中的一员,他的身后是兴县联社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的有序推进。

    首先,精准调查。兴县联社按照县扶贫办提供的贫困户名单逐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和脱贫诉求,逐户建立实地调查档案,在广泛收集精准识别贫困户评分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各信用社均成立由乡村委干部、信用社包村信贷员等人员组成的“村扶贫贷款工作组”,根据收集的贫困户档案,分别对各村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和初步评级授信工作,最大程度简化工作流程。

    其次,精准帮扶。经过前期详实地调查,对像贺乃乃这样符合“四有两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321”贷款优惠政策,用于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的信用贷款;并将贷款年龄上限由原来的60岁,扩展到65岁,更贴近贫困户高龄化的实际情况,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红利。

    再次,精准放权。兴县联社将基层信用社扶贫贷款的审批权限由原来的每户3万元提高到每户5万元,明确要求在接到申请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发放,并针对贫困户需求特点,在办贷营业网点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专用服务窗口,专人负责,简化贷款程序、优先保证额度,确保贷款快捷发放。

    此外,除支持农户自主创业外,兴县联社还大力推进“四位一体”帮扶模式,即贫困户、企业、村委、信用社联动,积极帮助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寻找脱贫路子。

    “企业与贫困户、企业与农信社,必须是双向选择,互相认可是合作的前提。”兴县联社党委书记、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领导组组长白利忠向记者介绍,该联社鼓励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带资入企协议书》,同时,双方还需要与村委、信用社签订《金融助推攻坚脱贫四方协议》,整合小额扶贫贷款资金以委托形式给企业作流动资金经营。根据《带资入企协议》,贫困户将按照贷款额度的6%每年取得稳定分红,预计每位贫困户每年将获得收益3000元。实现了企业受惠、贫困户受益、农信社贷款风险可控的“三方共赢”局面。

    授人以渔拔穷根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

    临县,青塘村。

    1200余亩宽阔的平川盛产水稻、粽叶,400余亩苇地一望无际,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青塘村村支书张新文站在稻田里向记者描绘初春时的美景。

    然而,这片“塞上江南”并未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富裕的生活。村支书指着依山而建的一排排简陋农舍说:“村民们思想保守,依旧过着最原始的农耕生活,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

    习总书记曾在考察贫困地区时强调:“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

    怎样才能发展产业,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成了临县联社安业信用社主任王学成的“心病”。

    王学成向记者讲起了那段让他辗转难眠的日子。原来每年端午节青塘村的村民都会用自家种的糯米和粽叶,裹着临县特产的大红枣,包出香甜的粽子,王学成想把这“蜜浸大枣粽”的传统做法发扬光大。临县联社在选定了当地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作扶贫“牵头人”后,王学成又敏锐地意识到:粽子是时令性食物,端午节一过销量骤减,厂房大量闲置,员工收入明显减少。“能不能上临县系列特色食品生产线,保证四季生产,持续盈利?”王学成思路开阔,却不得不承认:这家企业刚成立不久,资金周转比较困难,持续生产一时难以实现。

    王学成没有气馁,他带着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为村民“量身打造”脱贫方案:由当地政府牵头,发放贷款给贫困户,到企业入股。截至目前,安业信用社已经为青塘村20户贫困户发放了每户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100万元资金到位后,该公司的特色食品生产线马上投入生产。

    据了解,凡在公司投入5万元扶贫贷款的贫困户,每季度可分得最低750元的分红。

    入股的贫困户王金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夫妻二人都在粽子厂干活,每个月两人的工资5000元,加上每年3000元的分红,再算上自家芦苇地一年10000多元的收入,一年能收入7万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临县联社“因地制宜、因材扶贫、端正导向、模式引领”,为当地贫困农户“量体裁衣”,探索出“农信社+贫困户+N”的四种扶贫模式:

    “贫困户+农信社”模式。将贷款发放给勤劳、有致富能力的贫困户,支持其发展产业。

    “牵头人+贫困户+农信社”模式。针对自身没有产业项目的贫困户,由牵头人吸收贫困户,统一管理帮助其创业。

    “农信社+牵头人+贫困户”模式。农信社选择信誉度高、有发展潜力的牵头人和贫困户进行合作。

    “政府+牵头人+贫困户+农信社(带资入企)”模式。政府搭平台,牵头人主导,贫困户为载体,农信社为牵头人提供信贷支持,在帮助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贫困户每季度可以享受到1000元的分红收益金。

    截至目前,临县联社共走访对接贫困户57639户,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1985笔、金额9842.7万元。在县农信社助农贷款的“滋养”下,临县兴起了一批特色村——“粽子村”“香菇村”“核桃村”“劳务村”……

    发展不止,致富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期盼,已在山西农信的金融助推中,成为现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