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农村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最先一公里”产地预冷设施。
《意见》提出,要加快面向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中西部农产品规模较大地区的冷链物流园区建设。要求继续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引导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运输鲜活农产品,确保冷链物流企业运输鲜活农产品依法享受“绿色通道”政策。
《意见》认为,促进冷链物流规范健康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保障食品药品流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运输环节“断链”现象较为普遍,运输装备技术水平低、行业监管不足、标准规范执行不到位,影响了冷链物流的整体服务品质和安全保障能力。
为此,《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程温控、标准规范、运行高效、安全绿色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断链”问题基本解决,全面提升冷链物流服务品质,有效保障食品流通安全。
基于此,《意见》要求,加快完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
一是严格冷藏保温车辆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将冷藏保温车辆作为专用货运车辆加强管理,并将温度监控设备性能要求作为冷藏保温车辆投入运营的基本条件。
二是严格冷藏保温车辆使用过程管理,明确对冷藏保温车辆及其温控、制冷设备等的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并纳入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验,确保温控、制冷设备性能合格。
三是提升冷链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鼓励多温层冷藏车、冷藏集装箱、冷藏厢式半挂车、低温保温容器等标准化运载单元以及轻量化、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冷藏保温车型在冷链物流中推广使用,提高冷链物流装备的专业化、标准化、轻量化水平。
四是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仓储、集配、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型冷链物流园区。加快农村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最先一公里”产地预冷设施。
《意见》指出,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发展。主要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加强与农产品生产、生鲜食品加工、商贸流通企业在订单管理、仓储管理、物流配送、温度监控等方面的协同对接,推动冷链物流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发展,提高冷链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水平。
此外,要创新企业运营组织模式和鼓励企业联盟发展。鼓励不同类型的企业以资本、产品、信息为纽带,建立冷链物流联盟,加强合作,实现资源整合。
《意见》还要求,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构建冷链物流温度监控系统;鼓励冷链物流企业自建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建设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促进冷链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冷链物流企业应加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收发货人提供全程定位跟踪和温度监控服务。
《意见》指出,要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强化对冷链物流运输环节温度监控的监管,开展冷链物流企业服务和信用评价。
《意见》明确,健全完善相关政策,优化城市配送冷藏保温车辆通行管理;确保冷链物流企业运输鲜活农产品依法享受“绿色通道”政策。
为使各项部署落到实处,《意见》还提出了加强部门协同协作、注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保障措施。
(焦伍桐 畲 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