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百度发布《2017茶行业大数据》
品牌和文化传播依旧任重道远


乌龙茶、黑茶成为新宠。
茶品牌搜索量与其他热门品牌搜索量对比。

    近日,2017年福建茶行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福建武夷山举办,论坛围绕“互联网+茶行业”进行探讨,百度发布了《2017茶行业大数据》。数据显示,在中国4.7亿人有喝茶习惯,然而其中真正能说出门道、叫上品牌的人并不多。

    互联网时代,茶行业面临着爱茶人越来越多,但懂茶人少、茶品牌亟待建设的问题,大数据的介入或成为茶文化传播与茶品牌建设的突破口。

    乌龙茶、黑茶成为新宠

    百度大数据显示,与茶相关的搜索请求每天多达15万次,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倍,通过互联网搜索茶的人越来越多。

    用户关注茶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茶的移动搜索量占比已达到90%,比2014年同期增长2倍,移动搜茶趋势明显。

    且用户搜索茶的渠道呈现出多样化,除了搜索之外,用户也会通过贴吧、百科、知道、图片等途径搜索茶。

    从搜索内容上看,中国六大茶类中,红茶关注度最高,占33%;乌龙茶和黑茶关注度增长强劲,而绿茶的热度则有所下降。

    其中,安化黑茶关注度环比增长17%,大红袍关注度增长更是高达26%。

    大红袍在金砖五国会议上曾作为国礼赠送外宾、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也提高了其知名度,可见,媒体与市场的声音都会影响网民的关注。

    东北、贵州、湖北市场增长空间较大

    地域上,广东、山东、河南、江苏以及河北茶相关的搜索关注度最高,东北、贵州、湖北等则增长迅猛,市场空间潜力大,其中吉林的搜索关注度年增速高于35%。福建年搜索增长为15%,作为全国茶叶产值第一,茶园面积第二的福建省,本地搜索关注度和增速都排在中列,可见,本地消费逐渐趋于饱和,“走出去”是福建茶行业的重要战略。

    “找茶”用户多为男性

    数据显示,互联网“找茶”用户以男性为主,占70.8%,且呈现高学历的趋势,本科以上关注茶的人大于84%。

    搜茶用户的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20-29岁对茶的关注度最高,达到63.4%,互联网找茶用户的新趋势值得关注。

    同时,每个茶种所吸引的人群有所不同。

    大数据分析发现,关注大红袍的人,更喜欢运动健身、收藏、品酒;爱黑茶的人则更热衷于教育、汽车、服饰和综艺;偏好普洱茶的人喜欢美食、关注母婴话题;白茶爱好群体则相对高端,奢侈品、金融财经、网球是他们的日常涉猎范围。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每天被问2000次

    喝茶成为越来多人的选择,但茶的知识却并不普及,也就是说,“找茶”的人多,懂茶的人少。从网民的搜索意愿来看,六成以上集中在了解茶叶费用和茶的知识,仅“大红袍属于什么茶”每天就被问及2000余次,网民对于茶知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便茶文化已经渗透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但茶知识在消费者中仍属稀缺。因此,茶知识、茶文化的普及可作为茶企互联网营销中的另一突破口。

    茶品牌搜索度较低

    白茶人群相对小众,覆盖较多社会精英人群;黑茶人群较年轻,白领居多;大红袍人群广泛,多社会高阶人士;而普洱茶人群更大众化,但更容易被女性关注。因此,茶企可以根据大数据对每一类用户的画像,按照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营销方案。

    百度大数据显示,近三年茶行业百度搜索关注度持续走高,每天都有超过15万次有关茶叶的搜索,但茶叶品牌词相关却仅占到32%,且极为分散,和品牌词占比高达70%的手机行业差距巨大,远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在对茶品牌的搜索中,小罐茶、天福、安溪铁观音、八马关注度较高,但从总量上来看,知名度未与其他品牌拉开较大差距。

    记者关注“百度指数”,并与茶行业以外的品牌做了分析,结果如下图。

    中国茶年销售额3600亿,销售量230万吨,市场庞大,却品牌缺位。如何让传统的茶行业和互联网相结合,培育出真正的品牌“龙头”,是全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茶行业的产业链长且复杂,从上游到下游,联通着农业、工业和商业。

    但现如今大多数茶行业仍处于农产品思维阶段,而未将其转换为标准化的消费品来经营流通,产销之间存在明显不平衡。这也导致中国虽是茶叶大国,面积、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始终未形成国家级的龙头品牌,完成向茶叶强国的转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品牌观念都相当薄弱。

    因此,要实现对茶行业的升级创新,就必然需要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借助互联网的新手段,实现茶商到消费者的最短销售通路打通,改变茶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偏差,追踪消费者的决策路径,打造大品牌、传播茶文化。业内人士表示,茶饮是一个偏传统的行业,大量从业者存在经营和营销上的误区。因此,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接入,尤其是其技术能力、媒体平台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将促进茶行业的升级转型,为茶行业走进互联网营销的快车道提供强劲的助力。

(综 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