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率先实行 高效植保机械作业补助
本报讯 为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补齐高效植保机械化短板,近日,吉林省农委、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高效植保机械化实用技术推广作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方案》规定项目资金额度4800万元,支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在病虫草害防治环节采取高效植保机械化实用技术推广。
《方案》突出7个重要环节:一是补助对象为实施高效植保机械作业的农机服务提供者,包括农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业企业。二是补助范围仅限于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四种主要粮食作物,补助内容仅限于病虫草害防治,不含鼠害防治和施肥。三是补助标准每年10元/亩,实行定额补助,即同一块地同一年内实施多次植保作业,补助面积不重复计算。四是补助作业机具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机动喷杆喷雾机,包含自走式、背负式、牵引式;第二,通过省级及以上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的合格产品;第三,加装带有作业监测功能的远程电子监测设备。五是项目管理全面实行远程电子监测信息化管理,取消人工检查验收环节。六是补助面积的确定以远程电子监测数据为检查验收的依据。七是补助资金的发放,坚持以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进行,在兑付作业补助资金前,对拟给予作业补助对象、作业地点、作业面积、补助资金数额进行7个自然日的公示。
为了确保项目在明年得到有效实施,吉林省农机化管理中心近日还组织力量对重点市、县进行了督导调研。
(吉讯)
福建省打造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
本报讯 日前,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打造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7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实现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根据《意见》下达的重点任务,福建省将在涉及福州市的福清、长乐等地的闽江口以南的冬春蔬菜优势区域,扩大西红柿等茄果类、苦瓜等瓜类冬春上市蔬菜种植面积,到2020年增加40万亩。在涉及福州市闽侯、闽清等地的城市郊区发展叶类蔬菜,到2020年增加种植面积30万亩。培育闽南、闽中、闽东三大水产加工产业集聚区和福清等10个年产值20亿元以上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平潭等地培育一批规模化远洋渔业企业。建设闽菜外调物流中心,在主产区改造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福州海峡蔬菜批发市场、厦门闽南果蔬批发市场,形成我国南方重要的冬春蔬菜物流中心。在福州等地新建扩建一批规模化设施蛋鸡场,新增蛋鸡600万羽,在福州、莆田等地建设一批蛋品系列加工项目,新增加工蛋品1亿枚。积极推进闽侯、龙海、漳浦、南靖、永春等传统优势花卉重点县(市)稳步发展。
(闽文)
中国果酒品牌计划正式启动
本报讯 9月2日,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助力扶贫创业”为主题的中国果酒科技峰会暨中国果酒品牌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会上,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赵宏友认为,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企业品牌的建设要以诚信作为基础,产品质量和产品特色,要作为果酒发展的核心,才能培育消费者的信誉和认知度。联合国食物安全委员会高级专家指导委员梅方权说,加快发展食品饮料果酒产业的核心措施是加快结构升级换代,加快拓展食品饮料果酒企业经营规模,支持通过重组、并购、联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占有率高的品牌,形成一批特色优势鲜明,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同时,政、学、研、企必须联合起来制定产业战略规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中国果酒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首席专家李华教授则认为,我国果酒产业发展的路径应该是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旨在打造果酒命运共同体,突破发展瓶颈,推进我国果酒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脱贫工作。
(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