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农信精品

贵州独山农商银行 罗苏涵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5月23日,李克强总理到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厂调研时,又重提要发扬“工匠精神”。

    何谓“工匠精神”? 简单地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工作细致严谨,追求完美的态度,是对产品、服务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当前,部分农信社员工仍存在“深耕四区”工作不深入,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服务需求不了解,信息建档工作不到位,信贷投放怕担责、不作为或乱作为,等客上门,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较差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工匠精神”的缺失。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金融业全面转型的今天,农信社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重拾“挎包银行”“三铁精神”的同时,还必须重塑和弘扬“工匠精神”。

    产品创新要精益求精。要树立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对每一项金融产品都要精雕细琢,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在信贷工作中,要针对农村农民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缺押品等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发如扶贫贴息贷款、农村资产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企业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信贷品种,切实解决农户、农村种养加专业户、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农场、小微企业的贷款难题。

    金融服务要精益求精。农信社员工要发扬吃苦奉献精神,将严谨、耐心、专注、专业、敬业、创新等“工匠精神”融入到金融服务工作每一个环节。如在信贷服务工作中,要结合金融精准扶贫,扎实做好“深耕四区”工作,走村串户,扫楼扫街,面对面与客户沟通,了解不同服务需求,提供多元化信贷服务。在柜面服务工作中,要不断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提高业务办理速度,降低差错率,让每一个客户真正享受到宾至如归的高效服务。

    风险管控要精益求精。在当前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形势下,全省农信社面临着贷款投放乏力,利差越来越小,风险不断暴露的不利局面,给农信社的风险管控也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农信社要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准确判断、识别、预警、处置各类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特别是在大额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可能影响贷款回收的环节和风险点都不放过,都要认真分析和摸排。

    本职工作要精益求精。无论处在哪个工作岗位,都要树立严谨敬业、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待工作要像艺术家创作一样,用心做事、用情做事,沉迷其中、陶醉其中。要克服平庸,彻底摒弃自我满足心态,把工作质量由99%提升到99.99%乃至100%作为终极目标,树立农信社工作的标杆,使自己成为农信社的“能工巧匠”。

    将农信社打造成“百年老店”,实现“农信梦”,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应该是每个农信社员工的一份责任、一份承诺,是一个需要用“工匠精神”精耕细作,才能实现的长远战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需要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并不断把它传承和发扬光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