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正式成立。至此浙江省农合联组织体系实现了省市县乡上下贯通、全面覆盖,标志着全省“三位一体”(生产、供销、信用)改革迈入新阶段。
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农办主任章文彪当选为省农合联理事长,浙江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新才,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邵峰,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小龙当选为农合联副理事长,邵峰受聘为省农合联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负责农合联日常运行工作。
记者从刚刚当选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的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获悉,全省农信机构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浙江农信已为348家农合联和143家互助会开立基本结算账户,覆盖面达100%。其中,已为7335户“三位一体”体系内的互助会会员提供授信服务,授信金额15.21亿元,贷款余额11.59亿元。
大力推广“丰收驿站”
近年来,浙江农信积极发挥金融主力军和金融纽带作用,完善服务“三农”的平台载体。王小龙表示,抓住惠农核心,重点是要解决农民对接市场问题,其中遍布全省各地的近6000个“丰收驿站”,如今已成为农民时常要去逛的地方。
丰收驿站模式充分利用浙江农信遍布全省村级服务点网络,整合了信用、供销等职能,并引进了“互联网+”的新技术,是将“三位一体”改革落在基层、落在实处的有效探索。
据悉,浙江农信从2015年以来大力推广“丰收驿站”,通过配备专兼职服务人员,布设各类金融机具,除了提供小额存取汇和贷款、理财咨询等金融服务,还利用浙江农信开发的丰收购电商平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上代销农特产品,为农民网上代购日用百货,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并提供其他各类生活便民服务。
截至2016年末,共建成“丰收驿站”3993家,布设金融机具4888台,实现交易1180.22万笔、168.37亿元;网上代销6.47万笔317.87万元;网上代购20.03万笔4508万元。
建立“三位一体”实体公司
邵峰表示,浙江省农合联设计了两项支撑农合联发展合作经济的重要制度:组建农民合作基金、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前者主要解决“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的问题,后者则主要解决“钱由谁来投”“钱怎么去投”的问题。
其中,资产经营公司由全省各级供销社牵头并引导参加农合联的农信机构、相关企业和其他会员参股组建,旨在引导会员参股投资效益较好较稳的项目。目前,全省已有7个市、48个县级农合联单独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67个,总投资120亿元。
据记者了解,瓯海农商银行在温州市瓯海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与当地供销社、农合联共同出资成立瓯海农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中瓯海农商银行占股54%、供销社占股45%、农民专业合作社占1%。公司依托瓯海农商银行100多家营业网点和“丰收驿站”,吸引该区2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加盟,为老百姓提供金融、电商、百货及农资销售等一站式服务。
特别是创新农民资产受托代管融资服务,农民可将农房、林权、承包土地经营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农业装备等资产授权公司托管,承诺托管期内如有违约可处置变现偿还债务,瓯海农商银行据此向农民发放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民手中“沉睡”的资产。
截至目前,已发放“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6350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1.69亿元。实体公司模式以市场化、有组织、高效率的手段解决了原来生产、供销、信用紧密度不高的问题,为“三位一体”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支持“三位一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基层一线的重要抓手,浙江农信多措并举破解其融资难题。
在衢州市衢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支持下,湖南镇的华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纳村里所有的低收入农户为合作社社员,利用低收入农户持有的“丰收爱心卡”信贷功能,采用集中授信的方式,将所有低收入农户的授信额度集中授予合作社,用于发展食用菌产业。截至目前,华家合作社共获得贷款270万元。
安吉等地试点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地方政府牵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出资成立合作社联合社,中央财政向联合社注入1000万元作为风险基金,农商银行以联合社资本金和风险基金的一定倍数,向联合社会员发放贷款,一旦发生贷款损失,由农商行和联合社以2:8的比例分担。
据记者了解,在安吉农商银行,目前已发放此类贷款181笔1.35亿元,同时实行基准下浮10%的优惠利率,有效缓解合作社担保难、融资贵的问题。
此外,临海农商银行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以其上下游农户为延伸,梳理了柑橘、西兰花、渔业等14条产业链,提供结算、融资等闭环式服务。目前,对产业链上客户授信14350户,授信金额9.82亿元,贷款余额6.56亿元(其中企业贷款2.23亿元,上下游农户贷款4.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