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8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小说连载——
弯弯的永定河(九十二)

□ 倪 勤

    王老宽两口子被害的消息,第二天就传到柳芽和香巧耳朵里。两人抱着兴邦,急匆匆赶往王家屯。一见王老宽两口子的遗骸,柳芽立刻哭倒在地。香巧劝住柳芽,赶紧吆喝人帮忙,把老两口儿抬到村外一个高岗上,草草埋葬。柳芽在坟前埋下一块砖,说是做个标记,等河桩回来有个交代,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香巧和柳芽商量,河北不能呆了,不如到河西去。

    3个人仗着胆子蹚过永定河,见附近村里炊烟袅袅,鸡鸣狗吠,没有鬼子汉奸活动的迹象,就进了一个叫长安城的村子。此时日头已经偏西,3人又渴又饿,兴邦不住的哭叫,就在一座花门楼前停下来,拍门讨吃的。不想这竟是许大爷的家。许大爷见两个蓬头垢面的年轻女人抱个孩子,浑身湿淋淋的,知道是蹚河过来逃难的,心生怜悯,就把她们领进门,让许大妈拿出剩菜剩饭给她们吃。闲谈中,许大爷问是哪个村子的,柳芽因河沿儿太显眼,不敢说真话,就说了姥姥家的村名。香巧问起河西为什么这么安静,许大爷说河那边几十个村子是独立营活动的区域,是鬼子扫荡的重点。河西没有八路军,鬼子汉奸就来得少。

    不知不觉,屋内已投下阴影来,兴邦又一直睡着未醒,香巧便求许大爷好人做到底,让她们借住一宿。许大爷很爽快,说反正有闲房,要住就住吧,便把她们安排在东厢房住下。

    吃饱了肚子,又有了安定的环境,柳芽反倒睡不着了,叹口气:“这么多日子了,没有河桩和独立营的一点音讯,家里人又死的死、散的散。”香巧她用手比划了个动作,示意柳芽低声。

    就在姐妹俩在屋里说话的时候,许大爷正趴在窗根下偷听,虽然听不太真切,却听出了“河桩”“独立营”等字眼。

    第二天清早一起身,许大妈就过来请吃饭。

    柳芽和香巧抱着兴邦一进正房,就吃了一惊,只见八仙桌上摆着白面烙饼、棒子糁粥、腌韭菜和滴了香油的老咸菜。许大爷嘴里叼着旱烟袋,笑眯眯的望着她们。

    许大爷让老伴儿去插上院门,然后脸一沉,“你们昨儿个没说实话!”

    看两人吃惊的样子,许大爷呵呵地笑了:“我听了你们的窗根儿,就别瞒我了。王河桩,我认识。还有张卫,你们听说过吧?我也认识。”

    柳芽和香巧对视一眼,觉得再隐瞒已无必要,又看许大爷也没恶意,就实话实说了。

    许大爷高兴地站起身,连呼缘分。

    原来许大爷在河桩组织抗日义勇队时,就为他们筹备过吃食。并且张卫是他的表侄,他是张卫的表叔。

    许大爷得知两个姑娘也没去处,就把她们留下来以帮助干点杂活儿。他是村里的保长,鬼子来了能应付,不会有太大危险。等环境好点儿了,再让她们和家里人联系。

    柳芽和香巧千恩万谢的,说了不少好话。

    就在柳芽在长安城安顿下来的时候,王老奎两口子也有了落脚之地。

    王老奎找不到家人,也带着徐二婶到了河西。这天,辗转来到一个叫南固城的村头,见几个人套着牲口杠打麦场,旁边放着柏木筲,就搭讪着上前讨水喝,借机问问这边鬼子的活动情况。喝水间,拉碌碡的红马惊了,尥着蹶子满场疯跑,把垫场的麦草踢蹬得乱飞,也把拦它的人一个个甩倒在地。王老奎觉得喝了人家的水,不能不帮忙,就让徐二婶躲到远处,自己迎上前去。王老奎身强体壮,手脚敏捷,很快就制服了那匹红马。场头见他还会使牲口,是个好庄稼把式,就把他推荐给了老东家。老地主听了拦惊马的事,也很感动,便将两口子留下了,王老奎跟着长工干活,徐二婶喂猪。

    “大扫荡”结束后,永定河两岸不见了八路军的影子,区村干部也损失惨重,个别意志不坚定者叛变投敌,反过来带领日伪军大肆捕杀抗日积极分子,整个京南地区完全变质,陷入血雨腥风之中。毛利对自己的胜利得意之极,把京南的大兴、固安、永清等县定为“模范治安区”。为继续搜捕抗日分子,刺探共产党的活动,毛利特地组建了一支四五十人的侦缉队,任命在“大扫荡”中有功的李大裤裆为队长。

    李大裤裆骑着自行车,出了固安县城北门,带着一溜队伍,顺着土官道,上到永定河堤顶。见河坎下正泊着一只渡船,孙秃子带着几个船工蹲在船帮上,指天划地的侃大山。李大裤裆一挥手,侦缉队员们一窝蜂地涌到船边。

    孙秃子招呼众船工:“快,都操持起来,送李队长过河!”

    渡船把侦缉队送到对岸,李大裤裆拉孙秃子走到一边: “李狗子死了,你在河沿儿就是我唯一的眼线,别老把眼盯在那几个船钱上,抠抠屁股嗍嗍指头的,干不了大事。好好跟着大哥,不缺你的钱花。”李大裤裆说着,掏出几块大洋递到孙秃子手里。

    孙秃子又是连连答应。

    小麦已经成熟,干旱的地块焦得都掉了头。虽然刚经过血腥的大扫荡,人们为了活命,还是偷偷回来收拾庄稼。田野里,这儿那儿的,时不时现出一两个劳作的人影。李大裤裆把自行车放在路边,指挥着喽啰们在麦地、早棒子地里咋咋呼呼地乱蹚乱搜。

    侦缉队一直搜寻到押堤村,仍是一无所获。在爬上一座沙岗时,李大裤裆在白花花的沙坡上发现了一行新鲜的脚印,连忙喝住手下:“停!这里有人!”他站在岗顶四下望望,“就在附近,顺着脚印追!”

    在不远的一丛矮树后,他们发现了蜷缩在地窝子里奄奄一息的马振武。

    李大裤裆是认识马振武的,惊喜得不亚于得了宝贝:“哎呀,这不是马区长吗?那么威武的一个人,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马振武睁开眼,低低的骂了句:“你这个狗汉奸!”就又无力的闭上了眼睛。

    李大裤裆嘿嘿地冷笑了一阵,命人到村里找来门板,抬起马振武往回走:“弟兄们,今天我们可逮了个大家伙,毛利太君肯定会大大有赏!”

    趁侦缉队员们狂呼乱叫的时候,马振武偷偷把手伸入怀中,大叫一声撕开伤口,把肠子狠狠地扯了出来。等李大裤裆赶到近前,马振武已经断了气。

    虽说没有抓到活的,毛利还是很高兴,命人把马振武的尸体摆到大街上,贴出告示,宣扬大日本皇军的胜利。又将日伪军头目召集起来,大大褒奖了李大裤裆一番,并当场奖励二百块大洋。

    李大裤裆满面春风地走到“镇北关”面前:“大哥,走,兄弟请你喝酒!”

    说着就把成捆的大洋往“镇北关”兜里塞:“这些都是大哥的。走,到你家去,也让小桂高兴高兴!”

    “镇北关”摸着沉甸甸的大洋,脸上露出笑容。

    炕桌上,“镇北关”给李大裤裆出主意,让他将手下的弟兄装成共产党的干部,八路军的伤员,夜里敲门要吃喝,谁家一热乎,准跟共产党有牵扯,一抓一个准儿! 这一招闹得永定河两岸鸡飞狗跳,人人自危。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