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商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不断改革创新,逐步体现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树立现代审计理念,积极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在推进审计转型中实现省联社行业审计与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协同、融合发展,建立满足全行业内部管理需要的审计监督体系,发挥好行业审计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近年来,各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联社年度审计工作指导意见与审计考核要求,全面推进内部审计转型,积极发挥审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第三道防线”作用,为切实防范各类经营风险,保障全行业稳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调研的情况看,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与省联社行业审计融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风险导向审计不强,审计人员力量不足,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内审创新能力不强和内部审计效能不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实现审计效能最大化。
明确思路,扎实推进,加快审计工作转型。一是把握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贯彻落实银监会加强行业审计工作要求,以风险导向型审计为方向,强化“底线”思维,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扩大审计覆盖面,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着力审实、审深、审透,发挥审计的“啄木鸟”式体检功能,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推进新形势下全行业审计工作的转型升级。二是明确审计责任。要从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模式改革入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现代公司治理要求,真正建立由董事会领导和全面负责的内部审计领导和管理体制,并对内部审计负最终责任;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力度,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不断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风险管控力和业务发展驱动力,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和金融资产安全。三是丰富审计内容。在坚持以传统业务审计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以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及治理程序审计为核心内容,实现风险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融合发展。四是注重流程审计。不断拓展内部咨询、评价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价值创造功能;将重事后审计与重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相结合,实现业务审计全流程覆盖。五是探索增值型审计。在实施审计的同时开展调查研究,在查找问题的同时重视分析原因,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症下药,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拓宽领域,全面覆盖,提高审计工作价值。一是开展战略管理审计。重点审计三年发展规划的可行性,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具体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对促进本单位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战略执行出发,评价可能影响整体经营状况的战略因素,引领农商银行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开展公司治理审计。重点审计农商银行是否严格执行授权和转授权制度,“三会一层”履职考核评价,独立、客观地监督、评价和咨询公司治理环境、状况,提出改善公司治理的意见或建议,提高“三会一层”履职能力,规范领导班子成员履职行为,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三是开展“第二道防线”审计。加大对“第二道防线”的业务管理及风险管理等部门的再检查、再监督力度,做全行业经营管理的“督查员”。四是强化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及时、认真组织做好高管人员的离任审计和换届审计工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对发现的重大违规违纪、重大损失浪费以及乱作为、假作为、不作为等问题,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强化整改,严肃问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是规范审计整改落实流程。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出审计工作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限期落实整改。根据整改报告中的问题逐条、逐户、逐笔进行后续审计,对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督促和再次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二是探索审计“查处分离”机制。要探索“查处分离”机制,创新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三是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要做到“违规必罚、处罚必严”,充分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四是强化严肃问责压力传导机制。对审计问责要做到三个“百分之百”——违规人员处罚信息记录100%,违规责任追究100%,行政和经济惩处100%。
整合资源,运用成果,实现审计效能最大化。一是建立规范的审计成果运用制度。省联社要组织一个平台,沟通、交流各法人机构及行业审计队伍检查出的各类问题,通过学习共享,指导提升审计人员审计技巧。二是推进行业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工作。省联社发挥审计信息系统的抓手作用,紧密结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升系统建设层次,把握好审计系统不落后于其他商业银行这个前提,抓紧组织研究、开发应用全行业统一的审计管理系统,满足和适用省联社和农商银行两个层面应用需求,与审计厅的审计系统、银监局EAST系统等相关平台对接,条件成熟时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前瞻性、适用度与农信发展居于全国同业、全省金融同业前列的地位相匹配,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争取早日上线运行。三是夯实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合规案防、条线管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共享检查结果等信息,多视角分析和判断风险,不断提高风险识别敏感度,增强防控前瞻性。四是加大审计实务性成果运用。建立审计信息交流平台,通报审计工作上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尤其对风险导向审计进行重点提示,指导全行业既规范制度,更防范风险。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审计管理建议书》《审计风险提示》方式,扩大审计实务性成果运用。
指导交流,相互促进,提升审计队伍素质。一要坚持统分结合。由省联社从外部聘请审计专业人才,各农商银行按地区推荐专家型人才,建立专业审计人员人才库,全行业共同分享审计资源,农商银行可结合审计业务需求,从人才库选择人员实施项目审计,改变审计专业性不强的现状。二要建立区域联系制度。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培训和审计活动,促进相互交流学习,共享审计成果。三要发挥行业审计队伍示范引领作用。壮大行业审计队伍规模,细分公司治理、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科技安全、新兴业务专业团队,加强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四要探讨审计人员交流机制。各农商银行审计人员可以定期到业务部门或支行挂职交流,既丰富优化其知识结构与层次,又能从风险防控角度对部门和支行的经营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五要加强审计人员培训。省联社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审计专题实务培训,学习借鉴审计厅、银监局的审计、检查方法,完善审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也可以持续通过以审代训方式,参加省联社或区域审计中心共同完成年度重点审计项目,快速提升中心人员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