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玉米去库存的支撑手段,果糖加工及出口对消化仓储玉米、稳定原料价格具有重要作用。据统计,今年1-5月,我国出口果糖22.7万吨,其中,仅出口菲律宾就达10.6万吨。受2016产季国内玉米原料低价影响,我国果糖出口价格优势明显,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在菲企业加大了果糖进口力度并相应减少了当地白砂糖的使用量。但菲律宾糖业协会认为输菲的中国低价果糖造成当地白砂糖价格下滑,损害了当地甘蔗种植户以及制糖企业的利益。
今年3月,为保护其国内蔗糖产业发展,菲律宾农业部下属糖管局签署了砂糖行政3号令,启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紧急进口保护”措施,对其国内果糖进口商实行进口企业注册备案制度和运输许可制度,并按重量征收管理费,同时,还将允许果糖通关港口由原来的3个缩减为1个,导致我国果糖出口菲律宾成本大幅增加。据盛达期货研究院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5月,我国果糖出口量同比下降28.5%。
鉴于我国果糖出口菲律宾面临的困难及其对2017年国储玉米拍卖可能造成的后续影响,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委及时作出反应。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将华企输菲果糖受损情况向菲律宾官方进行了通报,商务部亚洲司也提起了相应贸易纠纷调解。同时,检验检疫部门与相关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和跟踪进展情况。经过多方努力,菲律宾糖管局取消了进口限令及相关措施。据业内人士反应,在向菲律宾出口回稳的同时,我国果糖出口企业正积极拓展印度尼西亚等市场,预计今年下半年,果糖出口将恢复良好态势。
(张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