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7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管好“菜篮子” 服务大民生
湖北武汉白沙洲大市场成为华中最大的农贸集散地
□ 戴辉 郑荣秀

十几年前,湖北省武汉市白沙洲在武汉人眼中还只是个地名。如今,白沙洲已和一个关乎民生的品牌一起深入人心。作为上市公司中国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品牌,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以年约400万吨销售量、约320亿元销售额跃居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的“十强市场”。蔬菜、水产品、粮油等多品类的交易经营,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大流通,还确保了武汉农副产品供给、维

    华中地区最大的“菜篮子”

    淡水鱼交易“龙头老大”

    在白沙洲大市场,笔者看到,满载蔬菜、水产品的大货车进进出出。西红柿、丝瓜、豆角等时令蔬菜由大货车转运至小面包车上,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蔬菜北区金果菜商行的蘑菇十分热销,供不应求。金果菜商行的沈老板表示,这是黄陂区引导农户种植的菌类产品,通过种植基地直接进入流通渠道,目前已远销山东、河南等地。

    白沙洲大市场蔬菜协会会长安义明介绍道:“2004年,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开业时,蔬菜区最先搬过来。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蔬菜品种也不多,而现在仅蔬菜就有479余个商行,蔬菜品种更是翻了3倍。其中,光青椒就有10余个品种,还有各种精品蔬菜。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还保证了菜价的稳定。”

    目前,武汉市每天蔬菜消费量大部分来自白沙洲大市场。为了稳定菜价,大市场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减少中间环节。组织蔬菜区经销商给农户投资、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前往全国各地及武汉周边地区承包租用土地种植产品,种植基地货源直接进入流通渠道。

    安义明介绍,白沙洲大市场还建立了跨省农产品流通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拉近了全国各大农产品基地的时空距离。此外,市场还建立了“海南瓜菜销售专区”,每年大约有25万—30万吨的海南菜在白沙洲大市场销售。在水产区,笔者看到,一车车活蹦乱跳的鲫鱼、鲩鱼、鳊鱼等正在卸货,过秤交易。一旁的白沙洲大市场水产协会理事刘少新表示,前几天还发了200吨鱼回鱼远销到俄罗斯。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产品批发市场,日均成交量可达3700吨。其中,约25%的产品销往武汉(占武汉市日均需求量的70%),75%的产品销全国各地,小龙虾、螃蟹等还远销俄罗斯、欧美以及东南亚地区。

    成为粮食价格“晴雨表”

    严把舌尖上的安全关

    “很少有人知道,武汉人吃的粮油也大多来自白沙洲大市场。其中,杂粮交易是全国一级市场,不仅品种丰富,还有来自澳洲等地的进口杂粮。”白沙洲大市场粮油协会会长邓双年对笔者介绍道。

    据了解,白沙洲大市场粮油经营规模华中最大,经营面积约2万平方米,档口数共计488个。主营各种主杂粮、食用油、各类禽蛋、干货、调味品等上千个品种,汇集了来自新疆、黑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主产粮区的各类优质粮油及粮食作物。通过白沙洲大市场中转交易的粮食等产品,直接供给武汉市上千万人口及周边各县市,是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粮食供应的重要枢纽及重要保障。2016年度,粮油销量达83万余吨,交易额达40亿元以上。

    邓双年介绍,白沙洲大市场粮食价格已成为武汉市粮食价格的“晴雨表”。市场设置有专业的采价人员,定时、定期向省、市粮食局上报粮食价格及经营、库存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所有商户按要求使用“一票通”。其来源和去向记录在票据上,对食品安全的追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2014年,大市场还成立了粮油检测中心,可对粮油进行初级检测。洪山区动检站、工商局、药监局等相关部门也严把粮食质量关,杜绝有问题的大米流入市场,保障老百姓能够吃上“放心粮”。这些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整个市场的粮食食品质量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笔者了解到,白沙洲大市场建立了完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每年年初都会与各经营区域经销商签订食品安全责任状。2016年,大市场蔬菜检测75613个批次、水产品检测2920个批次。目前,市场正在蔬菜区、水产区、粮油区全面推行使用“一票通”销售票据,并在蔬菜区安装27台查询机,建立蔬菜农产品追溯系统。

    扶贫助困回馈社会

    践行民生企业责任担当

    许多人对去年夏天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记忆犹新。“2016年7月6日至7月12日,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蔬菜北区、粮油北区、水产区等,共有835家商户被淹,占到商户总数的6成,直接货品经济损失超过7000万元。”大市场董事长张志伟向笔者介绍道。

    为了保障武汉“菜篮子”正常供应,白沙洲大市场数百名员工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他们垒工事、排积水、修电力,最快恢复大市场正常运营,保障外来蔬菜货足价稳。“虽然我们受灾严重,但仍在通过各种措施坚持营业。”大市场董事长张志伟介绍,除了免收进场费和交易费,大市场还启用了冷库区停车场、大门外代征地停车场等作为临时交易场所,供买卖双方交易,开辟了大货车临时通道,维持场内交通顺畅。

    暴雨过后,白沙洲大市场为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两天清运1000余吨受淹商品,进一步加强进出大市场食品的检验检疫,确保无一渍水食品流入市场。从去年7月6日淹水受灾到7月14日恢复正常经营,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依然想着保障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菜篮子”工程,保障每天有六七千吨的供应量。

    2017年初,蔡甸区张湾街有大量菜薹滞销。得到消息后,白沙洲大市场积极行动,以1.4元/公斤的帮销价格,收购1万公斤菜薹。菜薹进场后,大市场组织人员将菜薹运至附近社区销售。在解决张湾街农民菜薹滞销问题的同时,也方便附近社区居民购买便宜放心的蔬菜。

    这只是白沙洲大市场“扶贫助困”回馈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白沙洲大市场更是贯彻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向省农业厅、市政府机关、市农委、区城乡统筹局等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口扶贫的1000余户贫困户发放慰问物资,全年累计捐赠额达20余万元。

    十几年来,白沙洲大市场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13年9月,武汉市发改委指定白沙洲大市场为“武汉价格”指数编制成员单位;2016年1月,公司被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评比为全国“十强市场”;2016年10月,经监测审核通过了国家八大部委确认的“国家级龙头企业”;2017年3月,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公司颁发了“武汉市文明诚信示范市场”牌匾。

    武汉市农委市场处处长胡体良认为,经过多年发展,白沙洲大市场农副产品平台聚集作用显著,提档升级变化明显,“菜篮子”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交易的蔬菜北到大庆、佳木斯,南至海南、广西,是“买全国、卖全国”的农副产品大市场。其产品精细化、多样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等方面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样板,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

    在未来,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奉行“以诚强农、以信惠农、高效管理、长效回报”的经营宗旨,坚定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为武汉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贡献力量。白沙洲大市场也将坚持为武汉市民及周边省市提供绿色、安全、健康的农副产品,以回馈广大市民长期以来的理解与支持。

    (摘编自《湖北日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