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领导干部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襄垣县供销合作社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全县部分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乡(镇)、村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研。
现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由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商品化社会生产而产生的,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襄垣县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健全。此次调研,共走访了20余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遍及全县11个乡镇,共有各种机械270余台,农机技术人员150名,服务农民2万多户,服务面积20余万亩。这些专业合作社从一开始成立时几台机械,经过几年的打拼,有的已具备了较大的规模,作业及服务半径逐步扩大。
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绿海专业社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秋后收获的秸秆,粉碎储存后用来喂羊,羊粪用作种地的底肥,同时发展了蔬菜大棚。
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丰富多彩。随着农业生产产业化、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社会化服务的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从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服务形式上,目前有全托管、半托管、订单托管等。
存在的问题
虽然,襄垣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但从目前来看,许多与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规模小。从全县情况来看,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大户,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较弱的现象,受资金和技术制约,多年无法发展壮大, 使服务能力受到制约。
二是农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层次不高。全县种植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不高,从走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中统计来看,150余名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2人、高中以上学历的8人,其余均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三是社会化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目前,襄垣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缺乏有效抓手,导致农产品产销关系不顺畅。此外,由于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培育滞后,导致农业社会化服务缺乏配套性和前瞻性,欠缺开展从信息发布、中耕生产到加工销售等系列的配套服务。
思路和对策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定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健全服务体系,切实开展好适应新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服务工作,真正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一是鼓励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从事农业工作,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创办经营实体,或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积极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调动广大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搞好技术培训,聘请专家教授对全县农机专业社和农机大户进行培训,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
二要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选准主导产业,下大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一定实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与农民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建立产加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起步阶段的龙头企业,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实行适当的优惠扶持措施,促其发展壮大、增强实力。
三要依托农机专业社、农机大户服务农民。各涉农部门,要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发展,特别是供销合作社要以综合改革为契机,以惠农服务中心的阵地,吸收社会力量入驻共同经营,实现农机服务、农资直供、农民培训,智能配肥等为农服务功能。村级惠农服务站,要利用好财政补助资金,增加农机种类、数量,丰富服务内容,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四要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抓好农科教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关键,也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要着力抓好“三大工程”,努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一是抓种子工程。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切实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展科技联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二是抓培训工程。一方面,适当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有计划地安排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轮训,促进知识更新,提高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积极组织农村科技干部深入基层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办好农广校、农函大、乡镇文技校等形式,切实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三是抓示范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强的农业项目入驻当地,逐步树立现代农业的样板和标志工程,使其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
(作者系山西襄垣县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