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1项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开展108项推荐性标准的复评审工作,完成3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的审查工作,提交8项国家标准立项申报,召开了《蜂蜜》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一年来,中国蜂产品协会作为全国蜂产品标准化工作组主任委员单位,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基础工作,将蜂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全面稳步推进,蜂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蜂产品标准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部蜂业国际标准颁布实施
2016年9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网站发布了《蜂王浆》国际标准,这是由中国主导制定的第一部蜂业国际标准。
《蜂王浆》国际标准是由我国主导、6个国家专家组成的工作组(WG13)、11个国家参与,历时8年、经过多次国际会议讨论最后形成的结果。《蜂王浆》国际标准从立项以来,在全国蜂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和中国蜂产品协会的统筹协调下,对采集世界各地400多个蜂王浆样品进行成分分析,组织多国实验室方法比对,翻译了上千份邮件,在国别、地域、语言等不同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形成了各国认可的《蜂王浆》国际标准最终版本。
这个标准的发布,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也提高了我国专家在制定国际标准中的影响力,为我国蜂产品标准走向国际舞台首开先河。
为了做好蜂王浆国际标准转标工作,2016年11月18日,蜂产品协会蜂王浆专委会召开了《蜂王浆》国际标准转标研讨会,通过“修改采用”方式,将《蜂王浆》国际标准转为《蜂王浆》国家标准。
同时,4项蜂产品国家标准获批。2016年8月29日和10月13日,《蜂蜜中脯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蜂蜡中二十八烷醇、三十烷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巢蜜》3项国家标准发布;2016年12月23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花粉》国家标准获批。这些蜂产品标准都将在今年开始正式实施,将进一步促进蜂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提高我国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108项蜂产品标准集中复审
为切实做好蜂产品推荐性国家标准和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方案>的通知》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制修订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蜂产品协会成立了标准复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指导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制定了蜂产品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由中国蜂产品协会相关专委会牵头,联合标准起草单位分别对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蜂蜡等标准进行了摸底和评估,并由相关专委会主持召开评估小组复审工作专题会议,提出初步评估建议。在一系列程序后,最终形成了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结论上报有关部门。
2016年,108项推荐性蜂产品标准集中复审,其中建议67项国家标准继续有效,11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同时,建议18项行业标准及立项计划项目继续有效,修订1项行业标准,废止4项行业标准。
为进一步完善蜂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保障蜂产品质量安全,2016年,蜂产品协会组织申报了《蜂王浆制品》等8项拟立项国家标准项目。同时,完成了《蜂王幼虫冻干粉》《蜂胶中杨树胶的检测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蜂花粉生产技术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以及《蜂胶中咖啡酸、阿魏酸、p-香豆酸、短叶松素、松属素、短叶松素-3-乙酸酯、白杨素和高良姜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反相高相液相色谱法》《蜂胶生产技术规范》和《蜂胶乙醇提取工艺规范》等3项行业标准的评审,不断推进我国蜂产品标准化建设。
推动蜂蜜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要求,结合蜂蜜行业的实际情况,中国蜂产品协会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蜂蜜》,并于2016年3月30日实施。
为了进一步鼓励蜂产品企业采用高标准高要求的蜂蜜团体标准, 2016年3 月,蜂产品协会举行了采用蜂蜜团体标准签约仪式,53家企业向社会承诺采用《蜂蜜》团体标准。为了让消费者知晓《蜂蜜》团体标准的重要意义、政策依据和主要内容,12月17日蜂产品协会召开了“《蜂蜜》团体标准实施新闻发布会”,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蜂蜜》团体标准是提高我国蜂蜜产品质量水平的有力保障,也是实行优质优价、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具体途径。《蜂蜜》团体标准让消费者认识到国家标准不是最高标准,而是基本保障,团体标准是比国家标准更严的标准。《蜂蜜》团体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我国蜂蜜市场的净化、蜂蜜产品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我国蜂蜜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此外,目前,“职业打假人”提起诉讼的食品消费类案件已经形成模式,即购买涉案商品后,先向行政执法部门举报,得到处理结果便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则以此为事实依据或证据提起诉讼,索要十倍赔偿。为了维护行业的合法权益,解决此类纠纷,蜂产品协会先后就多起案件中涉及的标准问题为监督部门和企业提供标准技术咨询服务,出示情况说明,积极维护行业权益。
(中国蜂产品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