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江苏省徐州市鼓楼花园社区热闹非凡。下午5点,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举办的2017年“菜篮子”公益夜市活动正式启动。夜市活动上的产品物美价廉,价格比农贸市场要低很多,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购买。
“菜篮子”公益夜市活动是徐州农批市场推出的一项惠民活动,每次走进徐州及周边地区的一个农产品基地,直接从田间地头组织收购优质农产品,之后走进一个社区,为居民带去物美价廉的农产品。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基地农户和社区居民的一致欢迎。
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由徐州市供销合作社投资兴建的大型批发市场,始建于1997年10月,占地面积280亩。市场下设果品、蔬菜、干果调味品、粮食、水产品、种业、禽蛋7大专业市场。其中,果品在徐州市场的占有率达90%、粮食占有率达80%、水产品达90%、禽蛋和干货调味品达60%。近年来,市场一直坚持为徐州及周边地区老百姓做好保障“菜篮子”“果盘子”服务,在农产品集聚分销以及促进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出口、城乡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淮海经济区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
坚持:为农服务是根本
“菜篮子”公益夜市活动只是市场为农服务的一个缩影。
“市场一直在努力创新,以求寻找到为老百姓送去实惠,同时也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途径。” 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果蔬运营部副总监牛广超表示,2014年,市场已经推出了“周末菜市场”活动,每次活动推出30余个品种、1万余斤农副产品,品种主要为蔬菜、水果、粮食、干货等,价格低于市场零售价20%以上,把实惠和新鲜送到居民身边。2016年,市场又推出了“惠民专车”公益“菜篮子”活动,帮助农户解决产品滞销问题。2017年,“菜篮子”公益夜市活动延续了2016年活动的主旨,继续帮助各地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随着市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多农户在出现农产品滞销时就会给我们打电话求助。作为供销合作社的企业,我们有责任去帮助他们。”牛广超告诉记者,市场设立了专门的农产品直销区,组织客户收购滞销农产品,并给予客户减免手续费的优惠。截至目前,先后组织收购了丰县蒜薹、丰县大沙河苹果、铜山区房村莲藕、沛县大白菜、贾汪西红柿等,解决了农户销售难题。
其实,自市场开办以来,一直注重对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扶持的力度和密度。除了把优秀合作社吸收为市场的基地外,对于徐州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市场销售自产产品,一律免除市场摊位费,交易费减半收取。此外,为了让合作社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市场与国内多家机构合作,每天对外发布市场农产品价格行情及全国农产品产供销详细信息,引导、指导农民及时改良落后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同时,市场还邀请农业专家帮助基地农民解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帮助基地农产品提高品质。
目前,市场在全国及徐州周边农产品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400余个,基地总面积达200余万亩。其中,在64个外省市建立基地268个,徐州周边建立基地131个,带动30万户农户脱贫致富。
改变:从被动到主动
“消费模式不断变化,消费者的关注点不断更新,如果跟不上变化趋势及消费需求,市场很难生存下去,这是毋庸置疑的。”牛广超如是说。
改变、创新,市场一直在尝试。“果蔬嘉年华品尝节”“绿色果蔬七里沟 健康生活家家乐”带市民走近基地活动等,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农产品,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农批市场。
“以前我们不管消费者需不需要此类产品,只管拉进市场;以前我们不管消费者对市场的印象如何,只管自己埋头苦干。但是,现在消费者需要的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牛广超表示,近年来,对于生鲜产品,消费者最关注的还是入口的产品是否安全。为此,市场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为了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管理,从2003年开始,市场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鲜活农产品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检疫检测证明,外国进口农产品客商必须持有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海关签发的通关证明等方可进场销售。同时,市场检测中心先后投入80余万元对检测设备进行了更新,购置了农残快速检测仪、多功能食品安全分析仪等10余种检测设备,检测能力覆盖了市场100余种农副产品。现在,市场对水果、蔬菜以及有机农产品每天进行50批次的抽检,并在市场电子公示栏公布检测结果。对于屡次不合格的农产品将清退出市场,问题严重的商户还要进行处罚,坚决杜绝违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农产品流进市场、流入市民餐桌。目前,市场还建立了农产品溯源追溯系统,让消费者能够明白消费。
近几年,市场也加强了对市场商户的监管。市场大部分商户均建立了农产品进销台账记录,固定摊位商户也要求亮证经营。经营食品的商户,每季度必须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没有健康检查证明的商户不能进入市场经营。此外,每年市场还会邀请专家对市场职工及商户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商户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突破:寻找下一个爆点
改变,不止一点点。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全国农产品信息可以共享,农产品生产、流通、价格更加透明公开,使“批发市场+基地+合作社”模式得到了更好地延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合同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订单式回收及市场统一销售、统一监管的农产品流通生态链。在此链条的支撑下,2014年,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城市厨房”正式上线。
“‘城市厨房’项目是‘智慧徐州’的组成部分,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是‘以农批对接为主体,以农超对接为方向,以直销直供为补充,以电子商务为探索’。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流通的创新手段和模式,所以市场既要稳步发展目前传统的有形市场,也要开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营,发展网上交易,抢占发展制高点。”牛广超一语道破了“城市厨房”上线的缘由。
打开“城市厨房”网页,可以看到平台目前开通有同城配送以及特色农产品、大宗农产品交易、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交易等多个板块。据介绍,特色农产品板块同时面向本地和国内外特色市场,消费者可以在这里网购到赣南脐橙、缅甸西瓜等;在大宗农产品交易板块,约200家品牌商家入驻电商平台,可满足本地区农业企业与外界进行农产品的在线交易需求;有机、绿色农产品板块,则是对高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满足市民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平台上的同城配送板块,其主要经营水果、蔬菜、粮食、冻品、禽蛋等食品。“由于生鲜食品对于运输条件要求极高,目前平台的配送仅限徐州本市。市民在上午10点之前下单,当天下午4点之前就可以收到商品;10点之后下单,第二天下午4点前收到商品。”牛广超表示,“城市厨房”的果蔬价格比实体店低30%左右,而进货时间又比一般水果店早72小时。这样做是为了把新鲜、价廉的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也逐渐培养消费者的网购习惯,为市场赢得更多的客户。
从以往单一与小商小贩之间的交易,发展到目前网上、网下两个市场,不仅带来了销售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也为市场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手中资源做好市场开发,如何才能让服务和产品更贴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将是市场下一步的主要突破口。
名片
牛广超
江苏省徐州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果蔬运营部副总监
记者:在市场管理上,我们投入精力最多的是哪个部分?
牛广超:随着社会消费模式的不断变化,在市场管理上,如何调整好传统经营管理观念,使之跟上消费趋势的变化,应该是目前管理的重点。现在,市场一方面运用信息化大数据资源加强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放心食用;另一方面,维护好市场的经营环境,多措激活市场活力,并把维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管理的着力点。总而言之,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最基本参照物,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坚决杜绝。
记者:在提升市场影响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牛广超:市场成立于1997年,20年的时间对于批发市场来说并不长。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熟知市场,并愿意来市场消费,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方法。首先派专人到全国各地寻找最优质的产品供应源,力求让老百姓实现“一站式”购物。目前,老百姓日常所需的蔬菜、水果在市场上都可以买到。此外,我们市场的水产品是徐州市独一份。一般消费者要买水产品、干果、调味品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我们市场。其次,在某类水果的集中上市期,我们都会举办“特价推新品”“免费品尝”等活动来吸引消费者。今年我们举办了“七里沟批发市场杯”第二届趣味吃西瓜暨瓜果飘香七里沟摄影大赛。本届活动以趣味吃西瓜比赛为主要展示手段,重点宣传地产水果,而瓜果飘香七里沟摄影大赛征集活动则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知名度。
记者:“城市厨房”项目的优势在哪里?
牛广超:现在做生鲜电商的平台很多,但是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上的生鲜产品总是存在疑虑,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城市厨房”上销售的产品都会贴上市场的标识,销售的产品也全部来自于市场。品类全、种类多、价格实惠,最主要的是市场内的产品经过我们的层层把关,可以最大程度确保所售食品的安全。如果消费者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来市场进行选购,这应该是其他电商平台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