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6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好大数据技术 创新信贷业务

河南中原三农金融研究院 何振立 李致远

    核心提示: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发展,使我们逐渐步入了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在金融行业中被普遍使用,将给信贷业务转型升级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技术应用已成发展趋势

    有利于整合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大数据信贷平台,可以整合全省法人机构的信贷资源,将信贷业务的品种种类、管理办法、办理流程和办理情况等纳入其中,便于统一指导、管理,有利于相互学习、比较、借鉴,提升整体信贷业务水平。同时此平台可以整合信贷业务系统、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柜面核心业务系统、授权系统等的数据资源,实时收集、统计、分析,满足信贷指导部门、风险监管部门的需要。

    有利于规范业务办理。在信贷业务流程方面,基于大数据平台对所有已办理信贷业务的建模分析,可以明确业务办理所需环节,精确每个环节的办理时间,并实时监测、反馈。在信贷合同资料编定方面,信贷指导部、法律合规部门或外部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等可在平台上,统一审定信贷业务合同等资料范本,规范合同具体内容,保护其合法权益。在具体业务办理中,大数据信贷平台以客户经理所收集上传的客户数据资料为基础,结合平跨系统收集的数据资料,自动完成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客户可授信额度计算等工作,以保证授信工作的规范性。

    有利于提升信贷效率。大数据信贷平台可使各部门各岗位间信息实时连接,在线进行信贷业务受理、调查资料的上传、信贷审批、放款,提高信贷效率。在业务受理环节,可以实现移动客户端、网点柜面等多种模式下客户信贷咨询、业务受理。在信贷审批环节,基于数字签名技术、指纹技术,各级信贷岗位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移动设备、电脑终端等在线处理业务,改变以往通过纸质信贷资料传递、找领导当面审批签字的模式,缩短信贷业务审批的时间,有效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在放款环节,客户可以就近选择网点签订贷款借据,大数据信贷平台确认后即可直接进行贷款入账,避免客户来回奔波,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有利于落地国家政策。国家对大数据的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多个文件谋划大数据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要求各政府部门加强数据资源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资源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应用,稳步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各部委纷纷出台政策,开放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商业增值潜力大的数据。如国家税务总局与银监会出台了基于“银税互动”的通知,旨在开展银税信息交流、推动银税合作积极创新。以大数据信贷平台为依托,可以更好地落地国家相关政策,融合政府数据创新信贷业务。

    推进信贷业务大数据应用

    信贷指导管理中大数据运用。在信贷数据收集方面,大数据信贷平台实时收集信贷业务客户申请、客户经理办理、部门审批等各流程相关数据并统一存储成为信贷平台的数据资源。在信贷产品研发方面,各级信贷部门人员可以直接查阅本级及下属单位的信贷业务、产品等数据并可通过申请权限查询到全省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借鉴,可以更好地研发适合自身信贷的产品。在信贷业务指导、管理方面,通过大数据信贷平台信贷指导管理部门、风险监管部门均能动态地指导、监督下级部门的工作,并基于模型分析、动态检测对业务办理中的瑕疵进行提醒和规制,提升信贷业务综合能力,将信贷业务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不良贷款清收中大数据运用。农信社在改制组建农商银行过程中,核销了部门不良贷款,致使一些老赖户拒还贷款,甚至影响到部分正常贷户。农信社通过与公安、房产、审计、工商、监察、税务、民政、医疗、交通等政府部门及其它银行、企业的数据库相连接共享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提取分析、梳理贷户的相关情况,可以及时识别其偿还能力,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便于及时追讨贷款。同时失信人员名单将实时共享至各行政部门、银行、企业等,限制其部分行为,给其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其及时偿还贷款。

    贷款质量管理中心大数据运用。在贷款发放前,依据大数据信贷平台的共享数据库,基于对客户的学历水平、工作情况、主要家庭关系、资金变动情况等数据,对客户进行模块化识别、评级,隔绝问题客户。在贷款发放后,基于客户业务收支、工资发放、水电费、缴税等各类数据,动态模型监测计算、实时预测客户的偿债能力,动态评定信贷资产现值。一旦触发预警,信贷业务办理部门立即跟进处置,可以有效地解决贷款问题预警的滞后性、被动性和分散性的问题。这也符合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等要求。

    强化大数据技术运用中风险的防范

    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声誉风险。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中,要加强对信贷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强调保护客户信息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客户隐私泄露可能造成的法律问题,以及因此对农信社形成的巨大声誉风险。结合国家网络安全法和信贷部门具体业务情况,制定客户信息和隐私保护规定,并采取严格的审批和审核制度,对客户信息的采集、录入、存储、删除、销毁等各阶段,都出台相应规定,防止泄露客户信息。

    认识数据价值,防范泄露风险。目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进行激烈的数据争夺。农信社要充分认识到所拥有的几百万信贷客户、几千万存款客户数据资料的价值。在与外部机构进行业务合作、外包式项目建设、外部式审计等活动中应该特别注意数据的保密,法律合规部门要强化相关项目合同的审核,防范项目合作中因合作对象造成的内部数据泄露。

    客观科学考核,防范操作风险。信贷业务办理的每一个步骤都会被记载和上传,而信贷监管部门依据这些数据对信贷人员考核,这可能导致某些员工为应付工作,只做表面文章,录入相关信贷数据时,只录入对其工作有利的数据,而不是所有数据,造成数据录入的失实、失真。因此,信贷部门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给予信贷人员客观的考核,防止其压力过大,造成录入信贷数据的失真,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大数据正在影响着农信社的工作和生活,给农信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信贷业务也概莫能外。因此,信贷业务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信贷业务的效能,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将信贷风险降到最低,才能维护好农信社的信贷质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