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东欧博览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本报讯  6月12日,由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相关司局、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宁波落幕。中东欧博览会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地项目之一,本届博览会以“释放合作潜力,促进互利共赢”为主题,举办了会议论坛、投资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等4大板块15项活动,进一步打造中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3届,根据“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一带一路”理念,本届博览会创新活动之多、国际化程度之深、对外影响之大较之往届均有很大的超越。除中东欧16国外,俄罗斯、白俄罗斯、法国、荷兰、德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驻华使团等国际组织专家和嘉宾也参加了博览会相关主题会议,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信息和具体政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充满期待。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记载“一带一路”历史的“活化石”,宁波以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为契机,积极主动参与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已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

    投资合作更给力

    在本届博览会期间,浙江投资洽谈会、中东欧国家投资合作洽谈会、中东欧商协会合作大会等相继召开,浙江投资洽谈会上仅宁波就签约34个重大外资项目,协议外资16.8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协议外资2.4亿美元,分别占签约项目总数的14.7%和14.3%。本次签约项目中,中高端制造业项目占比达50%,均为宁波《“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中鼓励和引导的重点产业,且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拓宽,涉及研发、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域总部等。投资方除中东欧国家外,还包括韩国、新加坡、法国等。

    中东欧国家投资洽谈会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项目对接等形式,积极帮助中国企业有针对性地了解中东欧国家的发展潜力、市场情况、优惠政策与合作机遇,搭建交流平台,共推出来自波黑、塞尔维亚、波兰、马其顿、斯洛文尼亚等9个国家的项目160余个。其中,制造业项目63个,占总数的38.4%,打破了往年农业项目、旅游项目和房地产项目主导的局面。

    参加中东欧商协会合作大会的有42个国家、37个国际贸促机构、170余名外国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代表以及 50个国内贸促机构及企业家代表300余人,达成了多项具体成果,凸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据了解,截至2017年5月底,宁波市累计批准(备案)外商投资项目16186个,总投资额1525.9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6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5.3亿美元。目前,共有5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市投资122个项目,总投资额149.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

    贸易展览更丰富

    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展是历届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与往年相比,今年中东欧展览新增了6号馆,展位达到500个,上百个品类超过千余种商品参展,参展规模和商品种类、数量均为历史之最。同时,1号馆特装展位增加到9个,中东欧16个国家全部参展。新增的果蔬肉类展区有30余种商品参展,其中匈牙利、罗马尼亚的肉类及波兰的苹果等都是首次引进。首次举办的茧丝绸行业创新发展成果展则为展会增添了不少“中国元素”,吸引了中外1000余名专业经销商、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托米斯拉夫·苏米克已经是连续3年参展参会,不仅如此,他还组织了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黑等中东欧国家企业“抱团”来宁波参展,由他一手打造的斯洛文尼亚特色产品馆生意不错。

    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不断升温,像托米斯拉夫·苏米克这样的中东欧商人争相涌入中国宁波。在本届博览会期间,黑山国家馆开馆。至此,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馆已达16个,常年展示本国特色商品,并通过宁波卖到整个中国市场。

    会议论坛更深入

    展会期间,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合作论坛召开。论坛发布了以“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为主题的《宁波倡议》,各国海关将加强相互间发展战略、制度政策、标准规则的沟通与协调,包括推进“一带一路”海关合作倡议和各国海关发展战略对接,开展海关政策沟通和经验分享;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不断完善现有多双边合作对话机制;加大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等国际组织规则、制度和政策工具的衔接与融合,深入参与“一带一路”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等重要合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论坛发出的《宁波倡议》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打造“互联、创新、相融、共济”的伙伴关系,有力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为区域经济增长和贸易繁荣注入新鲜力量。

    以“互联互通背景下智慧交通与绿色出行”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市长论坛则创造了城市交流合作新模式,拓展了各个城市的“朋友圈”。来自吉林长春、河南郑州、福建三明、浙江温州等十余个中方城市的领导以及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等十余个中东欧国家城市领导及前政要出席了论坛。据了解,宁波将与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波兰3国开展港口和物流运输合作,计划增开班次或开辟新的航线,增加双方货物运输量,提升港口竞争力,着力打造中国—中东欧合作乃至“一带一路”建设的典范。

    此外,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质检对话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强双方食品农产品检疫准入与贸易便利化对话,建立更高效的评价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同促进贸易便利化,对于推动双边贸易和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上还举行了中东欧质检合作办公室授牌仪式、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国检试验区揭牌仪式及中国—中东欧质检合作信息网启动仪式。

    人文交流更广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首届“舌尖上的中东欧”活动于6月7日至9日在宁波老外滩启幕。老外滩酒吧一条街以“一国一企一酒吧”形式,以品尝为主、品销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捷克、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等16个中东欧国家的特色食品和文化。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捷克大使馆举行的“捷克之夜”招待会上的特色扬琴乐队为市民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在中东欧博览会暨浙洽会消博会开幕招待会演出现场,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的儿童的纯真笑脸映在屏幕上,宁波市童声合唱团的100个孩子用清亮的童声演唱《同一首歌》,象征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友谊地久天长。

    教育合作方面,全国首个“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的成立,成为第四届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教育合作交流论坛的一大亮点。至此,宁波累计有56名中东欧学生获奖,奖金总额达80余万元。

    中东欧国家旅游交流周期间,相继推出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会、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旅游市场合作专题对洽会、2017“百团千人游中东欧”活动等6项主题活动,匈牙利、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的相关旅游部门代表来到宁波推进当地旅游项目,并将签订旅游交流合作协议。近年来,宁波已连续两年组织开展 “百团千人游中东欧”活动,累计组团超过200个,有5000余人次走出国门领略东欧风情,促进了中国到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

    (喆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