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粮食,再种上一季土豆,在我国很多地区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土豆生长周期短,种植难度低,产量也比较高。然而,摆在广大农户面前的现实是,土豆的价格近几年越来越低。特别是今年,河南、陕西、安徽、甘肃等地土豆都纷纷出现了“卖难”,也有一些地方借助爱心采购解决“卖难”,但是这对于大面积的土豆滞销只是杯水车薪。
河南商丘 3000亩土豆 爱心采购后还有一半滞销
虽然今年是个丰收年,但是看着农田里的土豆,河南商丘市睢阳区郭村镇的许多村民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土豆滞销,不但要面对这些土豆无处销售的难题,还要面对玉米无法播种的困境。
“眼下正是土豆大量上市的季节,但是睢阳区郭村镇种植的土豆却遭遇滞销难题,经过大量努力,仍有近3000亩土豆滞销……”近日,睢阳区郭村镇沈梅村有名的土豆大王、2015年度商丘十大“三农”新闻人物侯贤续求助。
侯贤续介绍,多年来,郭村镇大多数村民以种植土豆、玉米为主。今年,郭村镇的土豆又获得大丰收,平均每亩产量有四五千斤,村民却高兴不起来。原来,眼下土豆收购价格低于往年很多,个个饱满、色彩鲜亮的土豆,每斤收购价格只有0.35元;个头偏小的,每斤的收购价格只有0.2元多点。虽然土豆价格已经如此低廉,但是仍然卖不出去。
“郭村镇自1996年开始种植土豆,至今已经有20多年。”侯贤续说,往年土豆的收购价格起码都在今年的一倍以上,但是今年全国各地土豆的种植面积增加很多,造成价格大幅度下滑。
侯贤续说,在郭村镇农田里,农户早已将一袋袋已经收获的土豆堆在地头,用网兜装好,等待客商前来收购。此外,还有大片的土豆在地里没有收获。马上到播种玉米的时间了,由于全村将近3000亩的土豆滞销,玉米很难按期播种,如果不及时采挖销售,又处于夏季,一旦遭遇降雨天气,只能眼看着这些量大质优的土豆烂在地里,村民的损失将十分严重。
侯贤续说:“在一些爱心企业和学校采购后,目前郭村镇及周边乡村种植的土豆已经销售出去不少,但大概还有1500亩的土豆仍然没有销路”。
侯贤续说,郭村镇及周边乡村种植的土豆品种基本都是郑薯六号和荷兰十五两个优质品种,个头大的可以炒菜,个头小的可以煮着吃。“咱们的土豆好吃,又面又香!如果有爱心企业或单位大量购买,村民可以将土豆送过去。”
陕西临潼 “土豆王”遭遇滞销
今年陕西西安市临潼区相桥镇宽容村的白师傅种出一颗重达2斤7两的土豆,号称“土豆王”,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土豆。
白师傅腿脚不方便,走路有些艰难的他看着成片的土豆愁眉不展。
白师傅说:“卖不出去,把人愁的。”白师傅有着10年的土豆种植经验,此前还算是顺风顺水,可是今年风云突变。白师傅介绍:“20多亩土豆投资了6万元,去年一亩地产四五千斤,卖价在一块二三一斤,客商都来抢呢;今年不行,现在卖六毛五一斤都没人来收,还使劲压价,就算能按这个价格卖完都要亏2—3万元。”
白师傅认为,市场供过于求是导致今年土豆滞销的主要原因,然而他种的土豆品种还是专门从内蒙引进的新品种,再加上用的优质化肥,成本自然也就高一些。但是要论土豆品质,白师傅自夸:“这四里八乡的就我种的土豆最棒。”
据了解到,眼下正是土豆收获的季节,但白师傅家还有20多亩、10多万斤的土豆没卖出去,他不想让这些优质的土豆烂在地里。
农户该怎样销售?
卓创资讯分析师贺坦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6月份之后土豆价格急转直下,截止到6月15日,主产区山东肥城100克以上的土豆0.55元/斤,较上月同期下滑40%,较去年同期下滑0.25元/斤,跌幅32.26%。其他部分新产区价格甚至跌至0.35元/斤的较低位置,农户已经处于亏损的状态。
对于目前的土豆如此不乐观的价格走势,贺坦认为,主要原因是土豆供大于求。“价格下滑主要在于供应量过大,据卓创资讯监测,山东产区今年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14.5万亩,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产区土豆面积同样增加明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翻一番,导致供应量大幅增加。另外,五六月份蔬菜价格整体偏低,对土豆价格也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 贺坦说。
那么未来的土豆价格走势是否会出现转机呢?贺坦认为,可能比较难。“6月下旬,山东地膜土豆上市,土豆上市高峰期拉开序幕,按往年规律来看,地膜土豆是价格最低的时期。由于今年地膜土豆面积增加,虽然部分地区因干旱减产,但是预计地膜土豆总量较去年变化不大,土豆价格预计将维持在0.4—0.45元/斤的低价区间。 ”
不过,贺坦也给农户想了办法。土豆储存相对容易,农户不妨寻找条件,将收获的土豆储存好,等待价格稍高的时候出售。贺坦认为:“一旦土豆供应过量,入库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但从目前来看,山东冷库基本已经被预订完毕,农户自行入库的可能性较小。六七月份冷库储存商将陆续开始收购,届时将有大批货源入库储存。一旦土豆仍无法销售完毕,农户只能放在家中慢慢销售。 ”
新闻 1+1
冰城“土豆馒头”产业化加速主食化进程
色泽圆润的馒头,胖嘟嘟的花卷,还有筋道的面条……中俄博览会的龙菜品鉴区,黑龙江德业公司展台前围满了试吃的食客。这些不是一般的馒头花卷,它们都是用土豆粉制作而成的。如今,哈尔滨企业已经开始规模化生产土豆馒头、花卷、面条等产品。“土豆馒头”产业落地有力推动了冰城土豆主食化进程。
“以前没吃过土豆粉做的馒头,今天一定得尝尝啥滋味。”一位试吃的参展商说,她起初不相信土豆粉能做成馒头,今天算是开了眼界。黑龙江德业食品公司总经理张泳涛说,中国主食“四大件”——馒头、面条、米饭、米线,都需二次加工成型,我们老祖宗曾经反复尝试用土豆粉做馒头等主食,但都没有成功。其原因是土豆全粉不含面筋蛋白,做馒头、面条等主食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等技术难题。德业食品公司通过自己的科技创新解决了这些难题,并开始规模化生产土豆馒头、花卷等主食产品。目前每天能生产1—2吨“薯麦香”品牌的土豆馒头等主食。
目前,“薯麦香”产品已经进入冰城众多连锁商超销售,这意味着“土豆馒头”的产业化在冰城已经落地,有力推动了冰城土豆主食化进程。可以说,土豆在哈尔滨正在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土豆主食与小麦主食相比,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营养丰富的低能量健康食品。欧美国家一直把土豆当主食。2015年,中国也正式启动土豆主食化战略,推进把土豆全粉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预计2020年50%以上的土豆将作为主食化深加工产品进行消费。
(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