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首届安溪大师赛进行了决赛第一阶段的最后一环节比赛——讲茶。根据日前公布的比赛结果,综合制茶、评茶、讲茶三场比赛得分,陈素全、李金登、王清海、刘文品、王逢春、高童谦、陈朝金、刘金龙、詹玉炎、杨木山等选手荣登“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前十选手。在决赛第二阶段的综合考评之后,2名安溪铁观音大师,以及8名安溪铁观音名匠将从这10位选手中诞生。
第二阶段考的是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届时,评委将对进入10强的参赛选手的基本条件、综合素质(职业操守、文化素养、专业水平、产业研究、传授能力、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考评,并综合公众投票的结果,最终确定2名安溪铁观音大师人选,以及8名安溪铁观音名匠。
据了解,相对于制茶比赛,很多传统的安溪茶人更担心讲茶比赛。因为受“能做但未必能讲”的限制,“有口难言”是不可忽视的不足。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所以本次组委会才特别在决赛环节中加入了讲茶比赛。
本次讲茶比赛分为演讲和必答题两部分。其中,演讲部分选手以“牢记‘四心’,推进‘四化’,打通‘七个通道’,助力茶业二次腾飞”为主题,围绕茶园种植管理、茶叶初制技艺、茶叶精制加工等内容,自拟题目,现场演讲,评委根据选手的演讲内容、结构、表现力、感染力、仪表形象等进行现场打分。
而必答题部分,组委会一共设置了25—30道含题量的题库,选手演讲完后随机在题库内抽取一道题目答题,评委进行现场打分。
为了丰富选手们的茶文化知识以及制茶原理,组委会特别安排了博士、教授级的讲师给选手们赛前授课。本次教学的内容包含闽南乌龙茶初制原理与理化变化过程、乌龙茶精制原理与烘焙过程的理化变化、乌龙茶保健功效与新型茶品开发、现代茶叶企业经营管理、品牌策划与设计、茶人形象与演讲技巧、茶文化休闲旅游与体验营销、涉茶常见问题解析以及茶叶审评技术与品质描述、评分等相关知识与技巧。
同时,为了让选手们提前接触、适应讲茶比赛的现场,组委会还在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不同的讲茶比赛模拟训练。
(说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