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农村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尤其是以淘宝、京东等为首的电商巨头,在很多地方建立了农村电商站点。一般来看,农村电商有着诸多发展优势,再加上国家层面的支持,农村电商俨然成为一股经济增长的“清流”。但拨开现象不难发现,在电商进村模式中,真正能体现商业属性、获得经济效益的例证十分有限。甚至有人尖锐指出:很大一部分的农产品馆是为了拿国家补贴的“面子工程”。
笔者认为,正因为这样,农村电商必须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自救之路。大多农村电商是自下而上利用电商平台来创业,主导了农产品贸易没有进入主流消费市场,甚至仅仅形成农村区域之间的流通;相反,自上而下电商平台的顺延模式,即消费导向市场拓展,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相对于生产方面,供求不平衡直接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发展。农产品需求量已大增,价格上涨,农村却依旧出现农产品滞销问题。发展农村电商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农村电商改变农村贸易结构中的供需关系。要改变这个关系,首先需要认清电商平台的重要作用;其次,如何通过上下渠道的联通来构建产品交易的桥梁;再次,吸引人才,将农村现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笔者认为,农村电商在农村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作为联系供需双方的主要工具,农村电商不仅要搭建区域电子商务站点,还要加速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的改造;充分利用已经搭建起来的各类型园区、库房、电商平台、返乡人才等,利用现有条件加速农产品由农村进入城市被消费。另一方面,利用时下红火的农村生活体验项目、便捷的物流渠道,加速农产品深加工,配以有效的农村硬件设施,盘活闲置资源,形成一条有效的双向转换平台,拓展城市消费市场。
首先要解决信用体系建设和信息交互问题。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农村电商发展,推出了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措施,可以从监管层面来杜绝一些违规行为。社会资金进入之后,同时受到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可以形成三方共同促进电商发展、推进资源有效配置的局面。另外,一些农产品不受用户欢迎,是消费者对一些农产品缺乏信任感。这就需要加速农产品的认证、鉴定,培养品牌、质量追溯,进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加工、装配必须采取专业的质量认证程序。
其次要切实解决农村电商人才问题。无论农村电商采用的是何种商业模式,都需要有人才的运作,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电商店铺装修搭建、产品类目经营、物流体系的搭建等都需要专业人才。而近年来,农村电商人才流失已成为事实,给本来农村电商人才供给不足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实践表明,农村电商人才一方面靠内部培养,一方面靠外部引进,两手都要抓起来,两手都要硬,才能满足农村电商运营团队的需求,快速加强整个运营体系的运转。
总之,农村电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当务之急。发展农村电商是大势所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可以加速农产品贸易上行;广大的农村用户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利用电商开拓农村市场大有可为;而双向电商物流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助推器。
(耿 彪 嘉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