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午后,阳光送暖,空气里都是万物复苏的清新。我捧一卷书、泡一杯茶,临窗而坐。
作家三毛曾说,春天不是读书时。可我却觉得,最是春日好读书。无论在安静闲适的书房、醇香雅致的咖啡屋,还是在书香漫漫的图书馆,抑或云淡风轻的户外草坪,我都愿意携一本书,静静沉浸在这方寸之间的世界里。
在一元复始的春天里,用心去阅读,感受的是精神上的富足。“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携好书一本,如携良师益友,在思想的原野恣意奔腾。悟书之哲理,赏云之卷舒,春日读书让希望萌发。“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伴着春日消融的水声潺潺、悦耳的鸟鸣啾啾,一卷卷历经沧桑的诗书穿越时光隧道,带来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美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灵动以及“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欢喜。
择春日读书,可在遐想中追逐一段春梦,亦可在古朴中寻觅春和景明,也可在摩登年代捕捉寸草春晖。在龙应台细腻的文字里,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那种别离难以释怀,更让人心头一震,倍加珍惜当下;在郑愁予清新隽永的江南小诗里,“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醉心这场春的遇见。
在杂芜琐碎的工作之余,携一卷书、静心潜读,从中汲取智慧,审视自身,更认识世界,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