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5亿到实际完成13亿,我们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安徽桐城农商银行董事长刘决琦说。8个月,增加2.2万个贷款客户,授信26亿元,用信13亿元,安徽桐城农商银行依托推广易贷卡产品,带动手机银行、电子银行同步扩张,迈出了转型发展坚实的一步。
“转型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磨合。”刘决琦将推广易贷卡业务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着手编织网罗数十万城乡居民的无形之网,每开立一个账户,就如同张开一双“金融之眼”,捕捉着个体的人生发展轨迹,让金融与人类聚合成一个又一个命运共同体。
放眼零售
行动追随方向指引
零售银行业务具有风险分散、效益稳定的特点,相对于公司贷款,个人贷款的风险权重要小很多,零售资产的资本消耗也相对较低……这些特点都与董事长刘决琦“做小银行该做的事”理念不谋而合,立志于“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银行”。
近年来,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产生剧烈变化,居民手中聚集了更多财富,个人金融消费快速增长。而个人要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对金融产品需求强烈,为零售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我们确立了以服务社区居民、服务‘三农’为转型目标的发展方向,成立战略规划部、电子银行部,以易贷卡为主打产品,从调整贷款结构入手,配合渠道业务,全力推动资产、负债、收入的转型发展。”桐城农商银行副行长张斌说道。
该行战略规划部总经理尹睿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末,该行对公贷款由90%降至80%,零售贷款占比由10%上升至20%,带动“电子化”产品银行卡客户新增4.52万户、手机银行5.32万户、社区e银行1768户。
重回“三农”
感受不同以往的亲密接触
“易贷卡”是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中国银联合作推出,替代传统小额农户贷款的一款电子产品。在绑定该行手机银行后,能够实现对50万元及以下的贷款,24小时随贷随还、按日结息,授信时长一般在2-3年。
“我们最初推‘易贷卡’时从风险较低的人群入手,如政府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在此基础上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部分农户扩展,但后来意识到应该把重点放在‘三农’上。”为了抢占农村市场这片蓝海,刘决琦制定了“全面营销、整村推进”的扩张策略,“响应国家普惠金融的号召,只要不是品德不好、没有还款能力,原则上都能授信,授信额度根据村民家庭情况决定。”
时间就是市场份额。不同于以往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挨家挨户“地毯式”地了解农户各项情况,而是采用更科学、高效的方式获取数据。
以该行人民大街支行所辖龙眠区的7个村为试点,与各村委会联合,结合政府普查农户的部分信息,包括家庭成员组成、年龄状况等,由支行形成调查表格。
例如,龙眠村有1200多人,300多户。该行以户主为评级授信单位,按照家庭成员组成细分后,针对每个农户家庭的5大信息项综合统计,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住房情况、确权经营林地、主要养殖品类、经营特征和加分项,由总行提供一套评分体系以及评级授信模型,支行负责把调查到的数据代入到模型中,生成预评级结果。
“我们把评级结果分为A 、B、 C、 D 4个等级,根据评级结果各定一个授信额度。”该行首席信息官、人民大街支行行长刘宏亮向记者介绍。
接下来,授信评级的准确度还需要与村委会掌握的信息进行核实,把数据加工得出的分数与实际情况做比对。这个数值如能匹配,支行会根据评级结果确定最终的授信额度。
“按照目前的规划,易贷卡的贷款上限50万主要针对的是规模户,小的种养殖户上限为30万。”刘宏亮强调,还要细分其他类型户,控制好额度使用,要跟农户的生产经营匹配起来,第一保证农户的生产经营、第二实现银行的普惠金融。
“一旦试点的经验做法在桐城市全面铺开,将大大缓解城乡居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刘决琦断言。
深耕蓝海
带动业务发展全面开花
批量化地信息采集与分析得出的评级授信结果,必须传达到每户家庭,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营销农商银行业务产品。
该行搭建起两条宣传通道:一是把评级结果在村委会张贴公布,公示每户的授信级别及对应的授信额度;二是收集户主,即农户家庭主要生产劳动力和外出打工子女的联系方式,把授信评级信息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他们的手机上。
在授信额度上,农商银行与农户间实行双向认证,在把控风险前提下,简化调查手续,根据农户的贷款需求调整额度。
贷款申请过程中,户主承担主要责任,夫妻双方必须签字,家庭成年子女要签连带责任,该行把农户贷款变成户主贷款,严防“三名贷款”。另外,在制度设计上,该行会根据村民的用信情况动态奖惩,如提高授信额度、下调贷款利率,反之,会采取压缩授信额度、罚息等措施。
关于易贷卡覆盖面,刘决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桐城市有76万人口,18万农户,至少有70%的农户符合易贷卡的发放条件,至少可开启12万-13万张卡,估算每张卡平均用信余额达到2万元,就意味着25亿元的贷款是非常稳定的。
帮助农户生产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地跟农商银行产生业务联系。刘决琦向记者补充道:“实际上如果易贷卡顺利推广,手机银行也就跟上去了,通过手机银行可以推动理财产品和更多中间业务,既增强了客户黏性,又实现了各项业务的稳步增长。”
按照刘决琦的设想,落实以上成果的“两年计划”仅仅是转型改革的初始阶段。接下来,他还要发挥枞阳、天长等5个异地支行作用,在城区推广易贷卡,目标8万张,户均贷款5万元,加上之前估算的农村地区25亿元,形成65亿增量贷款规模。“我们的想法是零售、企业贷款五五分,这样信贷结构是非常合理的,可以保证银行始终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一项项信贷调查结果佐证了每个个体的成长历程,一组组贷款数据见证了一个个家庭的兴旺变迁,在“金融之眼”的注视下,桐城农商银行将伴随区域经济走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