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4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猪调出大县关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本报讯 3月27日—31日,2017年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生猪调出大县畜牧局长班在北京举办。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畜禽养殖粪污处理不当,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如果处理得当,又会变成可降解、可利用的宝贵资源。”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在授课中讲道,“据测算,全国畜禽粪便若能全部利用,每年可生产有机肥3.5亿吨,或生产沼气460多亿立方米。因此,通过农牧结合等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实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王俊勋的话,得到了局长们的赞同。“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带来的好处。”河北省安平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孙彦标感慨道,“县里先后建设了沼气发电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有机肥厂和污水处理厂,变生猪养殖粪污为沼、电、热等新能源,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县域治理最大的特点是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培训期间,局长们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县里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门道”。

    “种养结合是关键!”湖北省黄梅县畜牧兽医局局长刘定龙的一席话令大家频频点头,“县里发展特色种养结合产业,在工作中下足了功夫,把养殖场建在山上,粪污处理后经管道输送至山下蔬菜基地,效果很好,还搞了20多亩地的蚯蚓养殖,生产的蚯蚓粉在市场上挺受欢迎。”

    “加强源头治理也很重要,我们县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严格准入制度。”湖南省桃源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魏劲松介绍,“政府要创造优惠条件,吸引加工利用企业落地。县里无偿划拨土地用于沼气建设,财政支持有机肥企业发展,开展了有机肥送肥下乡和示范推广等工作,粪污得到了较好消纳。”

    在北京市德青源农业科技公司,局长们被“沼气并网热电气联供工程”粪污处理技术所吸引。吉林省长岭县畜牧业管理局局长王小兵边看边问边记。他感叹:“我们那里多是中小型资源化利用企业,需要先进的大型处理设备。基层渴求能落地的先进技术,我要研究一下,将这项先进技术带回去。”

    (裴燕宣 苏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