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3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提升农信系统支农服务水平

福建省连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陈辉

    核心提示:

    在互联网巨头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传统金融、商业大鳄、民间资本等各方力量风起云涌,推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壮大。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系统要想在未来的金融或商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转型创新的紧迫感,需要加快谋划、构建以农信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服务模式。

    构建背景

    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是形势发展使然。网络融资异军突起,第三方支付公司渐向信贷、理财等环节延伸,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融合,传统商业巨头和金融机构也加快布局互联网,对农村经济金融业态产生颠覆性影响。

    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符合政策导向。推进普惠金融,把“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农信社作为支农主力军,应该加快构建农村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服务,满足农村网络借贷、支付、消费、投资理财等多层次需求,解决好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是农信系统自身生存发展所需。当前,农信社既面临着经济持续下行、“互联网+”、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又迎来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发力、征信环境不断完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引擎等机遇。

    那么,农信社如何加快创新转型,优化客户体验,拓展获客渠道,解放人力资源,加强风险防控,实现基业常青?农信系统应该主动积极应对,加快转型创新,尽快在省联社层面建立以农信系统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为农信系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总体思路

    由省联社牵头,建设“以农信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核心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金融,即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是互联网金融+商业+社会生态,即将互联网金融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游乐购医”等日常生活场景相融合,互联网金融嵌入商业模式与百姓生活百态之中。

    主要模块及设想(6+1模式)

    互联网+小贷。将大量的小额贷款设计为一些标准化的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申请、调查、发放、贷后管理、服务评价、客户服务等环节均在线上进行,实现产品易得。在产品设计上,根据额度、期限、用途、担保方式、还款方式等要素设计几种标准化产品供客户选择。在贷款“三查”上,重点围绕借款人“人品、经营、资金流”等要素展开。目前,人民银行总行已经要求阿里芝麻信用和腾讯征集等公司做好接入央行征信数据库的准备,将来的信用信息将更加完善。对大额贷款,可以用O2O模式,即线上通过微信申贷、网上申贷等渠道获客,线下通过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点和客户经理实地调查。在贷款发放和归还方式上,要实现客户通过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可以便捷、自助操作,优化客户体验,同时释放人力资源。

    微商联盟。深度挖掘农信系统现有客户资源,并拓展新的商户,围绕公众生活“衣食住行游乐购医”等方方面面,向优质商户开放福建农信微信公众号上的微商平台,帮商户在线上做生意,让农信客户享受线上优惠、增值服务,将农信收单、支付结算等业务嵌入其中,有利于增加商户、消费者的粘性,拓展新客户,提升客户忠诚度,从而实现三方共赢。一是帮商户做生意。商户依托农信系统链接城乡的微商平台为免费线上销售平台,可以分享农信社庞大的优质客户群,通过线上优惠宣传、合作营销等措施增加商品销售量和利润;二是帮消费者省钱。消费者可享受商家优惠、增值服务,提升消费体验;三是有利于农信拓展优质客户。农信社可以将收单、支付结算等业务嵌入其中,还可利用微商联盟平台上沉淀的交易和信用信息,精准营销商户流动资金贷款、客户消费信贷等产品。

    支付结算。一是线上支付。目前可以通过微信财付通、支付宝绑定农信的账户,如果所有的银行只能依托第三方,就更要争取主动,多绑定一张农信的账号,就意味着多一个活跃客户;二是线下支付。一方面要积极拓展特约商户,广布收单机具,优化用卡环境。关键要解决好扣率和刷卡便捷性这两个瓶颈,可以进一步优化免密免签卡付、手机闪付等,改善客户体验;另一方面要建好积分平台,用好积分优惠杠杆,鼓励客户多刷农信卡支付,提高收单机具使用率。

    民生类服务。对接各种线上代缴业务平台,如水电费、广电、公共交通卡以及新农保、医保缴费等。

    投资理财金融超市。为高净值客户服务,可以提供理财、基金、保险、众筹等丰富的投资理财产品。目前的瓶颈在于,不是每家行社都具备相应的发行或代理资质,可以参照理财平台的模式,以有资质的行社为龙头,其他行社为代理分销点,实现全省推广。

    特色农产品商城。可以建设农信系统自己的电商平台,即商对客模式,由企业或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如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利农商城”、天津农商行的“优农乐选”,由农信银或农商行负责线上平台运营管理,线下运营与专业电商公司合作,并配有自已的物流系统。可以选择共享农信银“利农商城”方式快速嵌入,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财务成本,提升规模效应。

    建设“以农信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就是要秉承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农信系统金融服务互联网化,并将农信金融服务融入普罗大众的“衣食住行游乐购医”等日常生活,让老百姓通过互联网(电脑)、移动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等工具便利获取农信社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实现人流、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使农信社借助积累的大数据更好地获取客户信息并实现精准营销,更有效防控风险并提升管理质效。

    构建策略

    要真正重视。把构建“以农为本”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作为加快转型创新、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好银行”、保证农信系统基业常青的“一号工程”。

    要选好团队。招募懂农信、懂农村市场、懂互联网、懂商业模式的优秀人才,根据不同模块搭好研发团队,推广团队。

    要定好构架。重点做好顶层设计,既要认真学习、大胆借鉴吸收金融同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也要深入总结农信系统基层行社的成功实践,以点带面。

    要强力推动。在组织实施上,主要领导挂帅,组建以业务、电子银行、计财、运营、科技等部门以及各基层网点负责人为主、高层次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分块实施,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建设。

    要舍得投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人力、资金、资源保障,确保项目持续快速推进,不断优化。

    要控好风险。互联网风险具有系统性、广泛性的特点,更须加强风险管控,既要管控产品、服务的风险,又要管理信息科技系统的风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