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虽说初春总让人有几分倦意,但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期盼着雨前的新茶上市,让春茶的清香唤醒我沉睡已久的生机勃勃。
自古以来,茶都被喻为圣洁高雅之物。所谓春茶,即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经过一整个寒冬的营养积累,春茶不仅色泽翠绿,叶质柔软鲜嫩,而且营养丰富,沏出来的茶水格外清香爽口。
喝春茶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文人墨客们都吟诵不绝。唐朝诗人刘叉就曾云:“不为双井水,满瓯泛泛烹春茶。”宋代著名词人曾巩在《趵突泉》一诗中也写道:“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近代大文豪巴金在作品《秋》中更是直言不讳地描写说:“绮霞,大少爷爱吃酽茶,你把‘五更鸡’上煨的春茶给他倒一杯。”可见,喝春茶真是一种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的至高享受。
春茶更多保留了完整的生命姿态和叶绿素,让我们不得不在器皿的选择上多了几分考量。一只玻璃杯,是广泛适合选择,是展现春的最佳舞台,无论嫩叶,还是壮芽。玻璃的材质除了给予一个容纳的空间,也将我们从空间外的目光拉了进来,让我们的思绪随着茶叶在水中摇曳、沉浮、舒展……
当然,如果有一方庭院,有一朴素的矮几能让我们独处,盖碗会比玻璃杯更有那种贮地纳天的情怀,一只盖碗含三才,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寄托也不过如此。开则氤氲扶摇,合则内蕴其中,盖碗就是这样,让我们多了一种选择。如果真是使用盖碗,千万别打开盖子闻茶碗里的香,因为茶的香在盖子里,在盖顶,盖子最上盎的那一处,不同的茶会在那里展现自己茶香的微妙之处。这,才是品味。
每日,让茶香缓缓飘进忙碌的心田,为自己寻一个舒缓紧张、小憩静安的短暂时光;为家人和朋友煮一壶养生保健茶,共同乐享茶中之别样美味,在闲情逸致中,让温馨滋润,让健康常驻,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有时候,与其说人们如此深切地迷恋春茶,是因为春茶是历经了一个冬天的酷寒所迸发的美味,我倒更愿意相信,春茶是一种情结,一种人们对春天、对人生、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也是一种最纯朴高洁的生活姿态——健康、平淡、优雅的生命旅程。
一般的人把泡过的茶叶一倒了之。而为泡过的茶叶寻找去处,是我茶事里重要的内容。每天傍晚,我都倒下杯中的茶叶,沥水晒干。日积月累,能装满一个小布口袋里。入秋,我把装有泡过的茶叶的布口袋再装进一个花布口袋里,为自己做一个枕头。头枕在松脆的干茶叶上,闻着淡淡的清香入眠,我梦到月照山林,呼吸松壑雨雾,闻到清风草香,听到溪水淙淙。这个茶枕头的香气散尽,另一个布袋又积满了茶叶,于是新的茶枕头做成。我把撤下的茶枕头里的碎茶倒到花根下的土上,还能疏松土壤呢。如今,我的茶事又有了新内容,就是在唐诗宋词里寻找古人吟咏茶事的诗句,我看到了元稹的宝塔诗《茶》,看到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看到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还看到了苏东坡、陆游等许许多多人笔下有趣的茶事,正如饮茶不如饮酒豪放,茶诗也不如酒诗豪放,品味古人吟咏茶事的诗句,享受到的是恬淡微苦的茶香。
最近嗓子一直不好,喝了两杯春茶后,齿颊间感到余香有韵,若有似无,未雨润生,口腔愉悦。“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两杯春茶带来了惊喜。或家人闲坐,或好友相聚,或一人独处,都是好时光,茶中春意早已润了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