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强
(人大代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近年来土地流转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为问题解决明确了思路。适度的土地流转可以让多方受益,比如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无力种地,土地流转可带来租金;再如外出务工人员既可以获得租金,还可以放心从事其他工作;对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土地产出,让有能力的可以把地种得更好。
湖南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鸣:
我非常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农村电商和农产品电商发展政策机遇等。我认为,目前农村电商处于“三国”阶段,农村市场环境正在发展中,物流、农产品标准、运营人才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很大,一是生产规模化,二是产品标准化,三是产业链的信息化,四是需求的多样化与定制化。
江西九江“浔农汇”电商平台总经理燕慧伶:
两会期间,我最关注的应该是农业政策,食品安全监督及广告等新规定新要求。我特别期待能解决现实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上升空间小。还有就是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农产品标准化难的问题,导致消费者难以可持续消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冷链物流欠缺导致流通渠道不稳定且有地域限制,经常会因为一些生鲜农产品到客户手中变质,导致客户投诉及退货。此外,我预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及对孩子的教育,农业4.0将会与二三产业充分融合,农场不再仅仅是种养殖基地更是教育基地、观光旅游基地。
栗翠田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
农业供给侧改革,光靠当前在农村的农民很难完成,必须鼓励更多“城归”,为农村带来新思想和新活力。
安徽马鞍山含山县丰华供销合作社刘帆:
我很关注农村金融与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产权与资本化的相关法律与部署。目前,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服务产业,最大的问题是基层金融与信用体系不健全,相关政策扶持导向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相关法律法规与农业变革现状不适应不匹配。我认为中国农业必然走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我充满信心,也知任重道远。
上海崇明区供销合作社李艳霞:
供销合作社作为老单位,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引进和人才结构调整的问题——引进的人才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人才培养路径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相应的激励体制,人才阶梯晋升能否实现?另外是不是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导致人才留不住?而有些挺好的人才,进入系统却发挥不了作用?如何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新性?我觉得这些都是供销合作社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
浙江临海市草帽头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传辉:
我更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的新部署是否落到了实处。当前,我认为农业产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科技运用缺乏合理性、针对性,例如,针对山区、丘陵地带,怎样实现现代农业操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今后的发展一定是抱团合作。
伍跃时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副主委)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人的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农民职业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根本途径,要培养具有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较强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科学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
江苏省镇江金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小平:
我主要关注国家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方向上的政策、法律、部署的进展问题。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供销合作社正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未来现代农业发展,从供销合作社的角度看,我觉得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必然促使人们改善消费结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比如无公害绿色环保农产品必将受到市场的大力需求,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品质的提升方面都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正计划与周边社区联手成立“惠民E家”,利用省社“地平线”和市社“亚夫在线”电商平台,就种植无公害水果及农产品储存加工销售等提供服务。同时,用现代化的经营服务体系培养新型农民。我们有意向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周边的乡村举办现代化农民的培训,招聘一批有志于种植的农民,把他们培养成新型农民,我们提供经营服务,鼓励科学种植农产品,帮助销售,增加收入。总之,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我对现代化农业充满信心。
(本栏目内容根据本报微信公众号“两会互动”话题征集及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观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