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3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京妹骞哥跑两会


    白京京

    传媒大学“小白杨”,供销合作“热忱笔”。远看以为南方软妹子,近谈方知内蒙女汉子。上得了大会堂追踪热议谋发展,下得了田间地头寻迹改革话家常。你看见我时,我的镜头笔尖亦真亦切;你看不见我时,我步履匆匆情系“三农”为你忙。请跟随我,感受不一样的全国两会。

    好样的!两会现场的“供销最强音”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还是那高高的个子,亲和的笑眼,一身高原特色鲜明的藏装,时而蹙眉思考,时而诚恳建言——从不惑到五旬,这已是王玉虎从青海赶赴首都北京,作为人大代表现身两会的第十年。

    “十年履职在长途”。与以往身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长时提出“建一个山清水秀的新三江源”“支持青海藏区发展”不同,经过两年多的“换位躬耕”,现为青海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的王玉虎,在今年两会上抛出了为农、为牧、为供销的“小目标”,更加接地气了。

    “经过前期的工作调研,我这次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一个是有关‘建设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进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一个是有关‘尽快出台实施《供销合作社条例》’。”王玉虎告诉记者,这两个方向是密切关联的,不仅仅涉及供销合作社的主要工作抓手,更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他说:“今年从中央一号文件到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尤其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各地都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山东、河北等省围绕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探索出一条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服务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同时他也坦言,在大多数省份,特别是像青海这样的西部地区,规模化经营主体发展不足,农畜产品流通传统业态和经营方式仍居主导,再加上运距长,精深加工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不高,农牧民素质相对较低,这些现状亟需改变。

    3月8日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在人民大会堂青海厅,代表们共同审议预算报告。王玉虎在审议之余,围绕适度规模提出了“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向规模化服务主体倾斜;由政府主导通过PPP的方式建设农畜产品公益性批发市场,委托给供销合作社运营、管理和维护;加大对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支持”等建议。随后,他将话锋平滑过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切实推动和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实施《供销合作社条例》。”

    心切溢于言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一直关注供销合作社立法工作,系统内的诉求和呼声也非常高。供销合作社是我国历史最为久远、组织体系最为完整、最具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组织,但却一直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与其地位作用不相适应,更与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亟需通过出台实施《供销合作社条例》来解决自身法律地位不明确、职责任务及功能定位无法律依据、组织体系松散及体制不顺等问题。这不仅是党中央明确的重要立法任务,更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也将是供销合作社60多年历史的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结束后,王玉虎在接受媒体记者团追问时,仍在真诚地传递着两会上的“供销最强音”。

    徐骞

    非资深农业记者,九零后码字工人,媒体圈里的啄木鸟,农资界中的小清新。首度“上会”,将用文字记录热点,用镜头捕捉变化,侧耳倾听怎么说,重点关注如何做,以第一视角带您直击2017年全国两会。

    中国农业需要更多“跨界歌王”

    □  本报记者  徐  骞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提交议案截止时间为3月11日中午12时。此前,各代表团所提议案建议通过代表团议案组提交大会,等待相关部门的审议和办理。从已摘登出的代表建议中我们发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人大代表对“三农”事业表现出了十足的关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建议完善治理机制,全国统一开展秸秆焚烧综合治理行动;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韩宝生提出关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桂芬认为应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青年留在农村务农;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凤仪建议加强对食用农产品安全源头监管,确保人民吃上放心鱼菜肉;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安阳钢铁公司技术中心首席专家徐筱芗建议出台扶持政策,促进航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做大做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呼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以上代表分别来自教育、艺术、食品、电子、钢铁、机械等行业,在他们之外,提出涉农建议的代表还有很多,未提出建议但在采访中对“三农”问题表现出关心、对农民生活表示关注的代表更是不胜枚举。其情切切,其理凿凿,言之所向,可见民心。

    农业问题受到“热捧”,虽不意外,仍怀感激。加速土地流转、改善农村生态,符合农业政策的统一导向,培养新型农民、开展秸秆综合治理更是直达当前农业的痛点难题。“跨界”代表不事农业却未脱离农民。一字一句,有条有理,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首先在媒体圈中赢得掌声四起。

    农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过程中,有历史的沉疴需要解愈,也有新生障碍需要排除。农业从业者数量庞大,但农业产值占比低、产业增速相对较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伟大愿景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群策群力。代表们一致为农民展台,为农业发展鼓与呼,证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已成为统一的社会价值理念,证明“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已成为各行业普遍认同的核心发展观。代表发声为中国农业发展增加了信心和底气,两会上的“跨界歌王”值得农业人给予更多的褒奖和赞誉。

场外评论员 

    新型经营主体 激发农业新动能

    □  计  慧

    “我们领着乡亲们种栀子,就是要让这个产业带领他们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凤凰村委会主任、岳阳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莉谈起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信心百倍。在杨莉看来,家乡的农民不缺地,也很勤劳,却总是陷入“价高跟风、价低弃种”的怪圈,种棉花、种紫薯都“打了水漂”。自创办合作社后,杨莉带领800多户农民,发展高科技、生态循环农业,种植黄栀子面积超过6000亩,走上了科技富农的道路,成为当地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的强劲推动力。

    杨莉眼中家乡农业发展的怪圈,是当下我国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的一个缩影。而杨莉所培育的新型经营主体和所选择的发展方向,也正是破解我国农业难题的希望所在。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必须以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解决好“谁来种地”“ 地怎么种好 ”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高度碎片化、分散化,规模化程度低;农民不停地在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农作物生产之间频繁转移,传统农户集市场开拓、经营管理和耕作加工等于一身,专业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本身也会抑制市场交换需求,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不是以市场交换为目的,仍然以自给自足为主,市场化程度低。这就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也难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信息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核心要义是专业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下就难以精耕细作、难以扩大规模、难以创新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难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农业专业化发展必然要求农业生产各门类、各环节的职能分离和高度的专业分工,在高度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实现高度组织化。像岳阳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能够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对接国内外市场,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实现抱团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开展统一服务促进节本增效、提高议价能力实现优质优价、发展加工流通提供盈余返还,多途径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力纽带和重要依托。一些实力较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拥有强大的加工、仓储、物流、营销能力,在高端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品牌塑造、全球化布局、全产业链发展中具有很大潜力。

    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总量达到280万个。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壮大,有力地助推了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超过30%。

    2017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补贴、金融、保险等政策将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将迈上新台阶。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群体数量的增多、质量的稳步提高,他们必将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网友留言墙

    “云卷云舒”:

    供销合作社改革应大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利用产业基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市场主体抓住源头资源和销售市场,结合精准扶贫政策,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补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短板,以产业带动增加农民的造血功能,才是长久之计!

    “甘肃大河家鸡蛋皮核桃合作社”:

    “三位一体”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落实在基层、扎根在农村,让农村的事农民办,合作的事农民说了算。

    “粱雨”: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在专业,关键在合作,支撑在农民。为此,发展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它真正成组织农民进行规模种植的主导力量,成为农业生产环节的有效服务组织,成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主阵地。我们就先从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抓起,因地制宜在特色上选定专业,真情实意在合作上做好功课,让农民成为这一组织的真正成员。

    “圆月”

    国家应该从严审批农药生产企业,坚决取缔生产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的企业,特别要加强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依法严惩违规生产和随意添加行为,从源头上把好关。

    希望加大种子培育扶持力度,从严把好种子审批备案环节,杜绝企业只换名称和包装的产品流入市场,造成同一作物的品种过多过滥。源头管控是治本之举,进入市场单靠农牧部门监管是无能为力的。

    “韩喜东”:

    对于农民来说,农村电商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村电商的推进对农产品的流通、工业品日用品的下乡来说是一个驾桥通路的过程。我真心希望能把农村电商推进好、实施好,争取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把农村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把质优价廉的日用品、工业品低利润或零利润地直接派送到农民手中!

    “神农瑶草中药材”:

    建议对新建乡镇级(基层)供销合作社,从基础性设施(包括土地征用、办公场地、仑库、门市部等)前期建设资金给予政策性补助。对于贫困县,新建一个乡级供销合作社,依靠领办人和成员全面完成阵地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确有困难。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求真务实,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才能达到深化改革和服务“三农”的根本效用。

    “树哥哥”:

    应该在县级建立冷链物流转运、储备中心,这样才能将农产品及时卖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