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3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政协委员于培顺: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 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白京京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这一过程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于培顺认为,农产品品牌化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品牌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加快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于培顺谈到,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进程中,还存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下、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等严重制约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症结。即便部分农产品有品牌,但因社会认知度不高、支持和保护力度不够、宣传推介水平不足等因素,导致其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品牌收益。

    “当前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正当其时,负责品牌建设的有关部门、从事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于培顺说,“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以农产品经纪人群体为服务对象,以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为宗旨,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成立了品牌与质量建设委员会,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开展评选百强经纪人和百佳品牌的‘双百活动’‘2016农产品好品牌评选活动’,举办农产品品牌与质量建设峰会,启动会员企业品牌培育孵化工程……鼓励和推动企业打造品牌,引导行业重视品牌建设。”

    如何对症下药?

  于培顺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有关部门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区域布局,明确农产品品牌建设目标任务,形成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牌布局。二是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鼓励支持创建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监管。严格农产品品牌认证并实行动态监管,落实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品牌保护体系,严厉查处商标侵权等行为。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推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及各类媒体的作用,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提高我国品牌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推进农产品出口。五是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