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供销合作社工作二三事

□ 偶自友

    1978年我到供销合作社工作,被分配在安徽肥西县上派区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做统计,至今已近四十年。那时,供销合作社是鼎盛时期。作为农村商业最大的经济体,本着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农村建设发展,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辉煌业绩,可歌可颂的人和事也不胜枚举。在上派区供销合作社办公室工作期间,亲身经历的几件小事依然历历在目。

    踏着月光下基层

    上派区供销合作社设在肥西县城关上派镇,所辖10个供销站,加之城关地区的工业品、农资、木材等各类批发部,范围比较大。东到丙子铺、西到农兴集、南至中派、北至长安,最远的离县城有四五十里路。当时交通不便,有的地方连三轮车也不通,自行车也很少。到基层供销站工作,基本上都是徒步。起早带晚、刮风下雨,有工作任务就出行。记得是1979年的3月末,有一天快要下班时,主任召集办公室人员开会,说是明天到农兴供销站盘点。从业务、会计、统计、物价、商政等部门抽调了男女老少共7人,约定夜里两点钟到办公室集中,我是其中一员。

    盘点是区级供销合作社对所属站、点的管理手段之一。所谓“盘点”,就是把各个柜组的商品购、销、调、存进行清点,同时将现金、交款单、费用单据和往来进行核实。为了保证盘点的精确性,特别是弄清计量商品的损益状况,事先不通知,不给做准备,时间也不固定。

    夜里两点钟,在主任的带领下,准时集中出发。那是个晴朗的夜晚,月光如昼、清风徐徐、空气清新。大家兴致勃勃,一路上谈笑风生。有的人谈工作,有的人道家常。物价员程叔哼着地方小调,很是好听。主任也不时讲起笑话,驱赶大家的疲劳和睡意。当时到农兴是石子路,有的地方坑洼不平。我师傅是年近花甲的女同志,眼神又不好,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我赶忙把她扶起来,她连说:“没事没事!”大家互道小心继续赶路。30华里地走了三个多小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天刚破晓,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站长臧永成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连职转业干部,工作上雷厉风行。叫齐人员,开了简单会议,按照分工、要求很快进入工作,早饭也是送到柜台吃的。

    带着商品去冬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肥西县大多是丘陵地带。那时节,每到冬季农闲,对沟、渠、塘、坝都要整修、挖潜、夯实,以便来年蓄水、浇灌。在冬修时,政府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组织人员参加劳动。这样即使这些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也加深了与基层群众的感情。供销合作社是为“三农”服务的,更是首当其冲。不仅去参加劳动,还要为冬修大军做好服务,组织商品供应。

    1979年冬修,县直和上派区直各单位组织人员参加县城近郊的上派区北张公社芮祠大队劳动,一共3天。我们供销合作社除了办公室值班人员外全部参加,并从上派所在地的站、点、柜组抽调人员,一部分参加劳动,一部分分成农资和日用品两个服务组供应商品。

    两个服务组头天晚上就把各类商品准备好,并责任到人。第二天早晨,用板车拉、人力挑、扛、抬到工地。农资服务组供应的商品主要是柳条筐、铁锹、扁担、木棒、麻绳、原钉、铅丝等,除了做好供应外,还带来木工师傅帮助修理、更换工具;日用品服务供应车上则是烟、茶、糖、食盐、煤油、糖果、糕点、火柴、肥皂、毛巾、手套等商品。整个工地流动供应,从早到晚,从未停止。销售点和流动车上都打着彩旗和横幅,在红旗招展、喇叭广播声和劳动号子声接连不断的壮观场面中,独树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样的形式方便群众、不误工时,样品齐全、服务周到,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搭乘牛车寻肥源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西是农业大县。我们上派供销合作社负责9个公社和城关郊区的农资供应,每年午秋两季需要大量的肥料。除农家肥以外,还需要尿素、碳铵、磷肥、复合肥等。这些肥料除国家计划调拨、本地生产供应,还需大量外采,才能保证农田用肥需要。因此,每年采购肥料是供销合作社一大任务。当时磷肥、复合肥多是到江西、湖北两省;碳铵则要到山西、河北等产煤大省寻求。除了专门的采购人员,办公室各部门要经常抽调人员去打“突击”。

    1980年的五六月份,肥料供应告急,社里抽调了许多人员外采。主任带着我经过江苏、山东,直到河北张家口。我们马不停蹄,吃在路边店、住在车站旅社,非常辛苦,但还是没有订到货。一天,我们返回住在石家庄的一个小旅馆,跟客人聊天。这类旅馆住的各类外采人员很多,商品信息也多。在聊天中,我们得知河北泊头县化肥厂有一批现货。我们问清途径,先到沧州,再从沧州乘汽车到泊头。那时汽车很破,道路状况也差,我们从早上坐车到达县城已近中午。一打听化肥厂在郊区,还有很远的路。没有通行工具,只好步行。一连好几天的奔波,老主任很疲惫,有一只脚也肿了,行走困难。正巧,前面有一架老牛拉的大车也往那个方向去。我就赶上去和驾车的老乡说了好话,请他捎我们一段。原来他也是去化肥厂拉化肥的,一听我们是供销合作社的,就爽快地答应我们上车。这种车很大,有我们那里的人力板车两三个大。坐在上面很稳,比汽车都舒服,就是慢点。

    驾车人是北方汉子,很豪爽,也很健谈。在聊天中,他又给我们介绍了化肥厂的情况,比如化肥的质量、价格、运输、到供销科怎么走、找谁管用等。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们道谢后,直奔供销科,拿出介绍信,细说了我们一路的艰辛,请求他们给予支援。科长很热情,请示厂长后,跟我们签订了供货合同。我们十分开心,终于有成而归。

    (作者单位:安徽肥西县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