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 赵增华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必须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要培育壮大供销合作社发挥作用的主体力量,要突出抓好两股力量。一是社有企业。要坚定信心把社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名企名品;要按照市场规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省、市、县社有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改变多年以来的相互竞争格局,真正形成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集团化发展模式;要实行人才强企战略,把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有机结合,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把培养优秀企业家作为供销合作社干部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加大培训力度,制定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形成梯次配备、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二是县基两社。县级社、基层社紧贴农业紧靠农民,也要作为发挥作用的重要支撑来抓。实践表明,县基活,则全局活;县基强,则全局强。把工作重点工作重心向县基倾斜,促进县基两社活起来强起来,应该成为供销合作社推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把加强县基工作提上省、市两级供销合作社的重要位置来抓,推动县基社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要尽快研究制定县基社发展规划,明确县基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角色定位、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重点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抓紧研究提出县级社构建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治理架构;二是抓紧研究提出加强县级社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意见,解决好县级社主任身份待遇、县级社单位属性、县级社激励约束机制等关键性问题;三是要下决心通过多种方式打造一批县级社骨干企业;四是明确基本功能,规范组织架构,确定发展定位(合作社、联合社、综合服务社),支持发挥作用;五是省、市、县社重点面向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服务,基层社直接面向农民群众开展服务,把基层社办成以合作经济为纽带的“农民之家”。

    二、要准确界定供销合作社发挥作用的主攻方向。要把工作力量向主攻方向配齐、把系统资源向主攻方向集中,形成具有鲜明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工作格局,形成十分清晰、长期坚持的工作思路。

    主攻方向应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做实做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联合社正是“综合合作”的具体表现形式。目前市以下已经全部成立,关键是要在“三位一体”上下功夫,打造一批“三位一体”示范联合社。二是积极推动服务带动型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前提是土地经营规模化,供销合作社要把重点放在服务带动上而不是土地流转带动上,要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带动型农业企业。三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规范农产品市场管理,整合系统农产品市场资源,拓展农产品市场功能,提升农产品市场集散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市场品牌形象。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省级搭平台、县级抓运营、乡村建站点,形成体系化农村电商网络,打造以电商平台为牵引,全链条、闭合式运营盈利模式。五是规范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金融不能缺位,但更不能越位。要发挥系统优势,规范运营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要加大“政银社户保”推广力度,特别是市、县社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快工作进度。

    三、要认真把握供销合作社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则。一是要自觉把供销合作社工作纳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准确把握改革要求,主动扮好发展角色,积极寻求政策支持。二是要严格遵循市场规律推进改革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把市场法则认真落实到联合合作、投资管理、项目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三是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经营管理,用法律保障市场行为,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用法律推动企业发展。四是要把组织体系优势充分运用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形成省、市、县、基体系化运作的新格局。五是要把“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的要求具体化为规范的体制机制安排,使改革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更具操作性,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三农”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成熟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六是要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培育独特优势,形成特色品牌、特色产业、特色思路、特色格局。七是要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把信息化改造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来抓,实现信息化管理,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经营格局。八是要积极创造条件,与系统内联合、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与金融单位联合等,以联合聚集资源,优势互补,搭建平台,实现共赢。

    (作者系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