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11个县市开展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
今年将继续调减棉花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

 

    本报讯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表示,2017年将在全区11个县市开展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0万亩以上。同时,分地域开展试点模式,分环节形成试点成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沙雅县在今年春耕备播中启动了良种工程,棉花品种限定在7个精品之内。沙雅县新垦农场棉农田坦克今年打算种植600亩棉花,在挑选棉种时格外用心。他说:“过去种棉花一味追求产量,忽略了质量,销售时价格却很低,现在我们要把产量和质量一起抓,才能提高收益。”

    新疆是我国最大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但用于纺织40s以上高支纱的优质棉比例明显不足。2016年新疆选择在沙雅等五个县市率先开展了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棉花品质到棉农收入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作为试点县市之一的沙湾县,试点区域机采棉籽棉平均亩产达到375公斤,较普通区域的高出14公斤,并全部签订优质优价收购合同。同时,通过适度规模经营每亩棉花节约物化成本150元,与当地其他地区基本农户的机采棉相比,试点区域每亩棉花净增收320元以上,与全疆其他地区基本农户的手摘棉相比,试点区域每亩棉花增收近500元。

    今年,沙雅县还成立棉花种植合作社,实施规模化种植,又给棉农们增添了信心。在大泉乡烧房庄子村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当前社员入股土地面积2800亩以上。“合作社将对棉田生产统一规范管理,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提高棉花质量和产量,种植出纺企需要的棉花。”双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说。

    今年新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决定在11个县市开展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200万亩以上,在分地域推广试点模式中,结合棉花种植特点,在北疆和南疆适应开展机采棉种植的区域,全面推行“制种企业+土地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棉花加工厂+纺织企业”的机采棉试点模式。在南疆不适宜机采棉的种植区域,积极引导棉农开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形成制定原棉标准、建立棉花品种数据库、形成优质棉种植模式等8项试点成果。

    新疆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热比娅·玉山说,“今年我们将继续调减棉花面积150万亩左右,调减下来的次宜棉区将发展特色农业。棉花发展的方向是,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加工设备要技改,从而提高棉花品质,让农民增收致富。”      

    (郭春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