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 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高
本报讯 日前,农业部传出消息:2016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亮点纷呈,成果显著,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65%,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
据了解,201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11.4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大中拖、联合收获机、插秧机、烘干机保有量增幅分别达到7.4%、8.2%、6.0%、19.5%,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我国农机服务将围绕绿色发展,推进高效节约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围绕提升农机有效供给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围绕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改革创新。
(王浩)
国家食药监总局:
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儿辅食
本报讯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称,为做好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规范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加工活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细则要求,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大包装产品且不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最终销售包装产品的不予生产许可。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细则明确,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供给6月—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6月—36月龄婴幼儿及37月—60月龄儿童食用的辅食营养补充品。本细则不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
细则要求,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企业厂房选址和设计、内部建筑结构、辅助生产设施应当能够避免污染。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的设置应按生产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合理布局,根据生产流程、生产操作需要和清洁度的要求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细则还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出了要求。建立产品召回制度,有实施召回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定,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记录召回和处理情况,并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自查制度,主动收集国家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研究评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建立风险收集记录,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企业还应建立食品加工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加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
(韩肖)
河南农大联手CIMMYT共建研究中心
本报讯 日前,由河南农业大学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合作共建的“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中心为依托,推进农业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特别是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和全球气候变化对玉米和小麦生产构成的潜在威胁,增强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在推进国际合作的大框架下,中心还将助力河南省农业科研,解决制约小麦、玉米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为我国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CIMMYT是联合国下属的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性农业科技机构。河南农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介绍,河南农业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小麦、玉米研究的高校之一,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实力。目前,该校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首批“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等分量十足的科研平台,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栽培、育种方面取得了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乔地)
天津畜牧“龙头”财政最高补1500万元
本报讯 为全面提升天津市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天津市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培育畜牧重点龙头企业。对入选的每个畜牧龙头企业,市级财政补助资金最高将达1500万元。利用3年时间,力争打造1—2家百亿畜牧龙头企业,培育3—5家畜牧龙头上市企业。
据了解,实施畜牧龙头企业扶持项目以生猪、奶牛、肉羊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以联农带农模式率先试点,通过政策扶持,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目的是提升本市生猪、奶牛、肉羊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建成国家级品种培育、选育和示范中心,鼓励相关企业做大做强,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搞好联农带农。
在生猪饲养方面,将实现生猪生产的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态化,推动养殖场户、合作社由自繁自养向分段式饲养模式转变。在奶牛饲养方面,鼓励以养殖托管、股份制为合作方式,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奶牛小区向牧场饲养方式转变。在肉羊饲养方面,以带动发展种羊生产和优质肉羊标准化示范生产为主,推动肉羊向种业和适度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
(陈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