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魂牵梦绕·供销社
情系供销 躬耕不辍
——记黑龙江省鹤岗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蔺大新
□ 杨建

    在黑龙江省鹤岗市有这样一个人,他参加工作三十载始终没有离开过供销合作社;他从供销合作社基层业务员做起,仅用几年时间就成为了企业的掌门人。他当员工的时候,做的工作让领导放心满意;他当掌舵人的时候,做的工作让全体供销合作社人无悔追随——这个人就是鹤岗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蔺大新。30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崭新的、发展的、清廉的、和谐的供销合作社,为实现毕生追求的供销梦而躬耕不辍。

    从“门外汉”到业务精英

    1985年,刚从学校毕业的蔺大新,子承父业进入了供销合作社,成为了北疆商场的一名业务员。从那一刻起,他的热血中就融入了供销情怀,成为流淌在他内心一种源源不绝的力量。

    万事开头难。但是,在困难面前,他并没有退缩。白天,他忙于商品的出库入库、登记摆台,跑前跑后乐此不疲;晚上,当别人觥筹交错的时候,他却在商场的仓库里仔细核算账目、比较商品利润率,寻找最旺销的商品种类。有时候实在太困了,他就直接躺在商场销售柜台的台布上凑合睡一晚。商场卸货时,别人都是挑轻的搬运,他专门挑最重的搬。有人说他冒傻气、爱逞能,公家的事情没必要这么卖力,得过且过就行啦。可他却满怀着年轻人骨子里的那份冲劲,始终如一。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大家眼中的“傻子”,每次给商场经理提出的采购商品清单,都是这边刚到货,那边就被分销抢购一空。

    他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商场的业务精英,掌握了购销调存的每一个环节。而这成绩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只有寂静夜晚商场里不灭的灯火知道。

    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市社所属原北疆集团总公司,管理混乱、商品损耗严重,企业内部支出消耗占到了很大的比例,严重影响了经营收益,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蔺大新上任后,有一次,他查阅后勤维护记录,发现后勤维修的一个老同志利用维修申领工具的名义,一个月领取了十余把钳子和扳子。他私下找到这名老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企业再大,也不能顺手牵羊。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那千里之堤也会溃于蚁穴。”在他诚恳劝导下,这位老同志最终送还了多申领的工具,并且补交了罚款。蔺大新以这件小事为突破口,迅速在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彻底堵住了商场内部的管理漏洞,公司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在供销商场奋斗的那些年里,他是全市第一个把商品广告做到城市公交车身上的人;他是第一个把原有商场外墙改成商品展示橱窗的人;他是第一个25岁就脱颖而出当上管理几百人大商场经理的人……而像这样类似的第一,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

    鹤岗市供销合作社也因为他的加入发生了全新的改变。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市社的二十多户企业已经被相继卖掉,目前仅剩十余户。为了保住这十余个阵地,2009年蔺大新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全系统大会上公开提出“资产不卖、职工不辞、薪水不减、待遇不降”的“四不原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动荡的时刻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样几句简单承诺的背后,他付出了很多心血“五加二”和“白加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态。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办公室的灯光经常是亮到深夜。上任的第一年,光是厚厚的工作日记他就写了整整7大本。

    蔺大新一头扎进社有企业进行调研,一家一户地摸情况、查家底,与职工谈心、与业户交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果断提出了“刹车、扭亏、治乱、塑形、发展”的10字方针。市社对各企业建立了资产管理档案,规定凡是涉及市社资产的动迁、置换等事项,均需市社审批,并经职代会讨论通过,此举一下刹住了乱售资产之风。

    宇龙宾馆是市社的下属企业,多年来一直亏损经营。2009年初,原供销合作社领导打算将其卖掉,并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蔺大新上任后,认为卖掉宇龙宾馆虽然能得到一些眼前利益,但不能实现保值增值,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这样还丢失了供销合作社在餐饮服务行业的一块阵地。在他的提议下,经过班子讨论,决定不卖宾馆,并重新进行招租经营。最后,通过竞选租赁给了一位优秀经营者。通过重新装修改造,当年宾馆租金就提高到了50万元。

    2016年,他抓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有利时机,带领市社相关人员与农业银行反复开展了多轮协商,终于达成了以较低的比例回购历史遗留债权的最终协议,并克服资金紧张的重重困难,自筹资金二百多万元,对农行八千多万元债权进行了全面回购。通过这次回购,鹤岗市社成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家完成所有历史遗留债务链破解工作的地市供销合作社。

    蔺大新上任的几年来,不仅守住了供销合作社的剩余资产,将一个面临崩盘的乱摊子治理得井然有序,也提高了资产的利用率,使亏损面达70%的社有企业脱胎换骨,社有资产增值一亿元以上,实现了他承诺的“资产增值、企业增效、薪水增长、待遇增加”的“四增”理念。干部职工都说:“供销合作社有希望了,咱供销合作社人终于昂起了头,看到了久违的春天!”

    坚守原则的人

    “一个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守住这条底线不逾越,才能走得长远、走得精彩。”在打造健康的供销合作社企业经营氛围过程中,蔺大新是这么要求别人的,自己也是实实在在这么做的。

    在供销合作社随意进人的原则问题上,他非常“吝啬”。不管是谁,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他就不会接收。但是,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他却很“大方”。几年来,他总是主动找市编办,协调各部门关系,挖掘招录优秀人才。通过公务员考试、转业兵安置、社会招聘等渠道,为仅有29个编制的机关先后引进了6名年轻的公务员、为企业吸纳了十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极大地改善了机关和企业人员的学历及年龄结构。现在,这些高学历、有素质的年轻人已经成了机关各科室、企业各部门的业务主力,并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用人导向,让市社系统充满了阳光大气的正能量。

    结缘供销合作社三十余载,蔺大新由一名默默无闻的业务员到走上今天的领导岗位,始终工作、生活在供销合作社。虽然角色在变,可他对供销合作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始终没变。他把供销合作社当成了自己的家,供销合作社的每一户企业都像自己的孩子,用心为他们服务。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最辛勤的汗水全部奉献给了鹤岗市的供销合作事业。这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蔺大新、一个供销合作社的忠实守护者、一名供销情的优秀传承人,他正用自己的真情和热血为鹤岗供销合作社最灿烂的明天奋斗着。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鹤岗市供销合作社)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