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歌轻颂·供销情
看供销社今天的大作为

□ 苏国庆 赵宏悦

        当年,我们扯几尺花布、买几包火柴、卖几斤废铁,都去人民公社旁边的供销合作社。没有供销合作社,我们的生活就缺少了“滋味”。

    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自2003年起,供销合作社明确了要建成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全系统实行了突破性改革,一举甩掉了严重亏损的帽子。从此,雄风再展。

    历史在不断演进中被续写。

    今天,从计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阜新供销合作社人,在大市场里做起了农民真正的“服务生”。知农民情、做农民事、帮农民忙,他们在阜新广大地域上构筑“新网工程”、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实施“农超对接”,让鲜活的商品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流通。

    农民们说:供销人最亲,把我们生产生活所需送到身边

    时下,在阜新乡村随处都会看到带有供销合作社“合”字标识的便民连锁店,里面卖的东西有日用品、农资和农副产品等。就像互联网的一个网站一样,这是“新网工程”的“终端”。那么网络的“机房”在哪里?“机房”就是供销合作社。为了把商品从“机房”传递到“终端”,城里要建有大型日用品、农产品等物流配送中心,把货物购进来,再用车辆送达遍布乡村的便民连锁店出售。这就是今天新农村“新网工程”呈现的物流图。

    “新网工程”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实施的一项惠农工程,目的是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育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并重点解决好一些偏远或欠发达地区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增收滞缓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民普遍关注的市场信息不畅、流通方式落后、生产和流通脱节问题。通过大胆探索连锁配送经营、构筑农民放心消费体系,促进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到目前,阜新市社在辖内两县五区都建起了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培育出日用品和农资连锁配送龙头企业19家、建成配送中心6座。全市“新网工程”农村连锁超市已超过2000家,乡镇覆盖率达100%;网络惠及城乡居民80万人,安置下岗职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余人。

    农民们说:供销人最好,领着我们生产城里人要的产品

    从前,供销合作社仅仅是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而现在,是要领着农民干,做那些助农增收致富的事。

    怎么领着农民干?阜新的供销合作社人自有主张。因为,没有谁比他们更了解农民、没有谁比他们更亲近农民、没有谁比他们更会为农民所急所想所为,他们是和农民结交了几十年的兄弟和朋友。

    为农民做些什么?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干什么?团结农民面向市场,适产畅销、合作共赢。

    海州区宏伟葡萄蔬菜专业合作社是2010年由辽宁阜新市海州区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建,领导着153名会员,掌管着韩家店镇民主村的220亩棚区,带动周边100亩棚区,主营葡萄、兼营蔬菜。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苗木、种子、化肥、技术,然后回收产品并统一出售,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今年,由合作社理事长吴红卫牵头成立了跨区域联合社,进一步提升了带动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

    农民们说:供销人最快,帮我们把产品送到了城市餐桌

    2011年初,阜新市社向市政府递交了《关于在我市开展“农超对接”工作,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报告》,得到了时任领导的重视。从此,由供销合作社牵头的“农超对接”开始加速。

    “农超对接”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如果实现“农超对接”,那么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可以生产什么。这样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如此看来,我们供销合作社从事的工作不光是“惠农”,也是“惠民”。因此,我们现代供销合作社人的服务眼界放宽了。

    时至今日,如果有人问:现在还有供销合作社吗?那么我们的回答是,供销合作社生机勃勃;供销合作社在哪里?供销合作社就在农民身边;供销合作社在干什么?供销合作社正在奋力拼搏,建设服务“三农”的综合平台。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