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改革
2016年全系统预计实现销售72亿元,利润9000万元。
现有48个基层供销合作社、704个村级综合服务社,领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52个。
指导实施3个县域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的经营建设管护。其中达茂旗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配送网点285个,1—11月,配送商品1430万元。
2016年,包头市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近十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预计总投资61.7725亿元。
在“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在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通要冲——内蒙古包头的今日风采里,不知不觉多了一列运行强劲的“供销改革快车”。“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不仅为包头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吹响号角,更为其加紧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同心助力。
“双轮驱动”一由转型升级的社有企业强力带动,一由夯实再夯实的基层网络建设稳步协同,这其中既有系统内外的上下联合,又有业务领域的横向辐射。在“脱胎换骨”的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程中,规划、项目的“高大上”与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的“接地气”始终唇齿相依。
通过勇探索、实落地,他们千方百计加紧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在包头政务大厅的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里,在农畜产品流通、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规划里,在敕勒川民俗村灵活服务的土默特右旗西湾村综合服务社里,在城市矿产园区的再生资源加工回收利用项目里,在两年内使社有资产从40万元发展到过亿元的达茂旗供销合作社“质的飞跃”里,在青山区供销合作社用心孵化的合作社“农餐对接”与三产融合里,在东河区供销合作社10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区综合服务站及其南海子无公害蔬菜生产运销协会500余个温室大棚里……他们在思考,在行动,重整旗鼓再出发。
社会进步没有休止符,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脱胎换骨”是此行中包头供销人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在包头,“社有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服务体系”与“基层组织网络体系”犹如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前行中的两个轮子,只有共同发力、协调互动,厚植改革沃土,以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为始终,才能有奔腾不息的活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赶超制胜的实力,才能开启改革列车“双轮驱动”,才能让改革征途行稳致远。
(详细报道见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