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减速换挡,银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风险、低回报的发展期。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成为当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努力,甚至是需要克服的大问题。虽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干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可是在差异化经营、互补式发展上却明显的不足。纵观国家的“一带一路”,我们会从中获取两个信号——一是“合作”,二是“共赢”,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当然也要“和着节拍唱歌”,用不一样的思维和行动画出农村中小金融的新蓝图。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
现状和特点
以农商银行而言,现在的发展基本上还局限在县域层面上,虽然在跨界合作上还有所突破,但是在跨域合作上还明显滞后。分析一下让人不可思议的“大数据”,就会发现,这是多个渠道、多方信息、不同行业的有机融合,没有合作思维、共赢观念,总是在自己的圈子内徘徊,其实是浪费了无可限量的“朋友圈资源”。随着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沉淀下来的,就是自己所独有的优势。但是太过于专注这种标志性的优势,就会在经营发展中阻碍自己走向更高的金字塔塔尖。因为,随着优势的存在,业务发展也会“被独立”,进而影响整体能力。
随着民营资本注入银行体系和各大商业银行进驻农村,农村金融市场变得更加紧俏。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将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总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扩张,也给农村金融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更多的资金在银行间、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证券市场间频繁流动,这也是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一个“大考验”,一个缺乏“融合”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抵御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上还不够“强悍”。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方式
因此,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想要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壮大,就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思想,在这个开放多元的金融市场环境中,结交更多的朋友,努力壮大自己的“朋友圈”,用一种包容的态度和思想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首先,中小农村金融应该改变自己原本“土老大”的目标定位,用更多鲜活的思维让自己的经营更加自主化和多元化,借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金融的改革深化,拆掉金融思维的墙。一方面,中小农村金融可以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加速与证券、保险、债券的深度融合,定位要高、目标要远,丰富传统业务范畴,不仅要研发更多的业务种类,还要把自己多元化的经营理念融入其中,借助不同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拓宽业务发展渠道,提升业务经营的整体实力,为经营发展“强劲壮骨”;另一方面,更多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体系,小额贷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社区银行等新兴机构层出不穷倒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张开嘴、迈开腿,单一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抵御这种强大的群体性攻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只有变换思路、迎难而上,积极与各大银行、不同行业展开多方合作,用共赢的方式壮大自己的“朋友圈”,海纳百川,借多方实力来发展自己,使银行不再受市场竞争的局限,而是主动迎接大挑战,只要对业务经营有利的就都是有用的。
其次,在新常态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主动转变经营理念,在强化“合作”的同时,让彼此获得更多的“共赢”,业务经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发展服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共赢”,只有从自己这里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才可以让农村金融市场这块蛋糕分得合理、共享硕果。农村作为最大的金融“深耕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速度加快,农村的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这会直接导致农村中小金融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共赢”恰恰成为激发合作潜力的最大动力,当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学会“报团取暖”时,会发现多的不仅仅是朋友,更多的是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朋友多了路好走”的道理,在这里同样实用,多层次、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对业务经营发展非常有益,多样的业务品种、灵活的经营方式可以让客户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金融产品,获得客户的认可达到最大的发展。
一是由“求大”向“合作”转变,追求内涵式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上,还要持续优化自己的经营特色,把脉自己独有的经营发展,与多方合作,共享经营发展成果,提升资本、成本、流程、风险、定价、客户、人才等全面的管理水平。有了这个基础,更多的合作才会纷至沓来,从而实现渠道交付网络化、客户管理精准化、产品研发灵活化、风险管控系统化、运营保障弹性化、决策支持数据化、综合管理自动化。然而合作也是有条件的,为了经营发展服务,将理念回归现实,选择那些互补性的合作伙伴,集中所有的优势,成就业务经营的“大发展”。
二是由“求全”向“共赢”转变,追求大分享模式。发展是最大的主旋律,然而太大的目标会让自己应接不暇,通过开放的共享收益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在实实在在的合作中,获得规模与效益并重、风险与收益相平衡之外更大的经营发展之路。“共赢”是经营发展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客户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的基础上,持续进行业务结构优化,把更多适合自己业务发展需求的好伙伴吸引到身边来。为此,中小农村金融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合作共赢分享体系,完善银行间或跨行业间的合作职能,延长金融触角,深化金融往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使业务经营更加丰富化、多元化,进一步满足农村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