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在传统金融银行业发展遭遇瓶颈期与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相伴产生的业务,是现代银行业的新型分销渠道和服务方式,是柜面业务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减轻柜面压力、降低资金成本、扩大增收渠道、更好服务客户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营方式、加快业务转型、实现战略重组的重要手段。
要转变观念。目前农信社的营业时间是朝八晚五,难以满足非营业时间客户的金融需求,还存在有手续繁琐、等待时间长等弊端。农信社应尽快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以有效发展为主题,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将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动终端等电子类业务打包成“电子银行”,建立起“物理网点+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互联网支付”五位一体的服务结算网络,使得电子银行业务对自身经营的贡献度不断大幅提升。
要科学营销。一是强化考核。在经营绩效考核办法中,要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考核权重,并且与系统员工的绩效挂钩,还要对此项工作实行单项排名考核,对名次靠前的员工重奖,对名次滞后的员工重罚;让任务完成的员工在经济上得到奖励、地位上受到尊崇,让任务完不成的员工经济上受到损失、脸面上觉得难堪,从而提高完成任务的自觉性。二是注重宣传。借助柜面、手机彩铃、LED流动字幕、广告机等阵地和电台、电视台、手机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喜庆节日和乡村庙会、物资交流大会等节会时,采取悬挂跨街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展开全方位立体宣传;工作人员应向客户介绍电子银行业务安全、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借助在各营业网点设立的网银体验机提升客户体验;选择接受能力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率先使用,使其成为形象代言人,带动拓展新客户。三是建立网络。确保员工成为电子银行业务方面的行家里手和义务营销员;建立特约商户微信群,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让利倾销活动,既调动其利用产品的积极性,又发展其成为产品的宣传员和推销员;将电子银行业务与其它金融产品实行捆绑,嵌入大营销系统。
要因情施策。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要加快网点转型,逐步由传统物理网点向有人或无人值守的自助银行发展;要引导使用电子银行业务,力求实现“存折换卡、工资上卡、消费用卡、公务刷卡、转账走卡、贷款转卡”。
要创新业务。当前,农信社的电子银行产品存在起步晚、品单一、科技含量低、服务环境网络普及率不高、使用网络和使用环境不够顺畅等问题,亟须加快科技研发步伐,不仅要将传统银行业务移植到电子化渠道上,还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为重点,将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紧密结合,可与学校、医院等人员流动性大、缴费比较密集的单位部门合作,开展“缴费一卡通”业务,可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实现工资代发由“磁盘代发”转向网上自助代发,方便合作单位,减轻银行工作量;研发推出“网贷通”,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网上取款、网上还贷、循环贷款,提高贷款操作效率,节约双方合作成本。将大数据的应用作为网点智能化的支撑,充分应用整合客户信息,以便更好地判断目标客户群选择的因素,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率的业务决策,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智能化的推荐。
要注重服务。文明优质、完善规范、贴心到位的售后服务是巩固占领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市场的强有力支撑。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产品自身安全漏洞和外部攻击行为的监测、控制、管理和实时处理,并且不断应用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乱码、过滤和加码技术等,确保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另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采取现场回访、电话回访、信函回访等多种形式,及时维护升级设备、更换设备耗材,了解掌握客户使用管理情况以及意见建议,并且,限时予以答复解决。以此达到唤醒“睡眠户”、激活“不动户”、提高动户率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