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江西省乐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地处罗霄山脉连片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经济发展滞后,属于国家贫困县。截至2016年11月28日,乐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536户,占全县农户总户数的13.6%。
“扶贫”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政治任务,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江西乐安农村商业银行勇担社会责任,不断加强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帮扶百姓脱贫致富。
钱投向哪?
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已吹响,农村是主战场。乐安县提出了2017年全县脱贫目标,作为扎根‘三农’的乐安农商银行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但更多的是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乐安农商银行董事长潘强如是说。
方向是行动的指南。为此,该行不断完善扶贫信贷政策,按照“微利、精准”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考核办法,落实责任部门和工作责任。
乐安农商银行信贷部总经理王寿平向记者介绍,该行在信贷政策上实行“三个全覆盖”,即金融服务信息档案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全覆盖、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贷投放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到金融服务信息档案全覆盖,该行要求每个网点对乡镇内所有建档立卡户建立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信息档案,实行“一户一档”。档案内容包括贫困户基本情况、劳动技能、资产构成、生产生活、就业就学状况、金融需求等内容,并建立台账,落实对接客户经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全覆盖上,该行要求每个网点对乡镇内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及时跟进,全面动态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贷资金需求。在精准扶贫上,该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信贷全覆盖,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并对客户经理发放扶贫贷款实行尽职免责,消除客户经理在发放扶贫贷款中的“惧贷”“惜贷”心理。
为保证精准扶贫工作常态化,该行主动与乐安县扶贫和移民局对接,及时掌握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和规划,并适时部署该行金融扶贫服务措施。同时,该行还与县扶贫办和县移民局到各乡镇政府、村委会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宣传、督导,让贫困户清楚了解扶贫的相关政策和金融产品。
贫怎么扶?
“产业扶贫”拔穷根
如何实现农户脱贫,“产业扶贫”是良方。
为了激活扶贫产业“源头活水”,以金融杠杆撬动产业发展,去年,该行与县扶贫和移民局、县财政局合作,开办“产业扶贫贷款”产品,确立了重点扶持烟叶、毛竹、油茶、蚕桑、茶叶、畜牧水产等6个特色产业的规划,并在11个贫困村开展试点工作。2016年,“产业扶贫贷款”产品向全县77个贫困村和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全面推广,并将“产业扶贫贷款”升级为“产业扶贫信贷通”;将单个贫困户贷款额度由原来的最高5万元提高到最高10万元,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法人、带动贫困户创业创收能力由原来的最高20万元提高到最高50万元。
目前,乐安农商银行已与乐安县扶贫办和县移民局正式签订了“产业扶贫信贷通”合作协议,全县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和800万元的贴息资金都存放在该行。
该行还积极与地方扶贫工作站、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掌握辖内贫困户从事的产业信息,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扶持“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为抓手,重点支持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设施农业、加工农业等传统特色产业发展。
除了扶贫传统产业外,乐安农商银行还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今年7月,该行根据政府发展光伏发电规划,创新“光伏贷”信贷产品,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贫困户+非贫困户+银行”和“贫困户+银行”两种服务模式,真情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道路。
王寿平介绍说,对具备安装3千瓦—5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农户,政府按1元/㎡补贴,安装费用7元/㎡,入网电费收入1.18元/度。安装5千瓦光伏发电的农户可申请贷款3万元,政府给予5年贴息,装有光伏发电的农户每年预计可实现收入6000元。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直接发放3万元以内的贷款,不符合的农户或者自愿申请纳入合作经济组织的由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安装规模授信贷款,贷款期限一般为5年,5年后开始归还贷款本息。
乐安农商银行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加快了农户脱贫的步伐。
截至2016年11月28日,乐安农商银行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4215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7484万元、下岗再就业贷款7225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12143万元,支持1060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种烟、油茶、毛竹、蚕丝和养殖鸡、鹅、鱼等产业,帮助77个贫困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90多个,带动3000多户贫困户创业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