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2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当政府好帮手 做农民贴心人
——访兴化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久银
□ 本报记者 张 成

     

  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和电子商务业务,走出一条多元发展的路子,并成为系统的典范。那么兴化市社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记者就此专访了兴化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久银。

    记者:当前,深化综合改革在供销合作系统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兴化市供销合作社关于改革做出了怎样的部署?

    张久银:兴化作为全省13个综合改革试点市(县)之一,从一开始就坚定“真改、实改、彻底改”的决心。首先,排查薄弱环节,明确改革重点。兴化市社与其他县市社情况基本一样,经2002年改制后,“线断、网破、人散、事淡”,为农服务功能严重弱化,甚至丧失,一时间供销合作社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次,创新组织体系,赋予全新职能。针对这种状况,市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果断决策,把构建全新基层组织体系作为突破口,将原有的46个基层社按乡镇区域合并为35个,实行“新老割断、县基一体、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乡镇重新成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织各类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群众、社会能人、村‘两委’负责人等,按市场化原则,开展生产服务、流通服务、信用服务,进而由乡镇农合联社承接新型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职能。目前已成立15家乡镇农合联社,占全市乡镇总数46%,明年底,确保全部组建到位。最后,坚持“三位一体”,强化为农服务。坚持成熟一个、成立一个,不搞一刀切,但一旦成立必须有效运作。就已成立的农合联社情况看,运行良好。陶庄绿蛙专业合作社的大田托管,戴南常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耕插种收烘一条龙服务,西鲍和盛农资的飞机喷防植保服务,永丰、城东、安丰供销合作社的电商产业园,戴南、中堡、临城合作社的社员资金互助合作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泰州供销通公司推出农民买农资贷款不付息、用卡有优惠等特色服务,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记者:如果说组织是“骨架”,那么金融就是“血液”。它可以有效填补国有银行、商业银行“洗脚上岸”“拔腿进城”后留下的真空。兴化市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农村金融方面有什么做法?

    张久银:供销合作社开展农村金融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期盼。一是多点开花,全面布局。兴化市社从2006年成立银桥信用担保公司起步,这几年相继成立了百发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太平财产保险兴化子公司、农村合作金融以及供销贷P2P互联网金融公司等,进而构建起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今年1月供销集团中合联公司在兴化举办了全系统合作金融现场观摩会,兴化市社的做法得到了与会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面向农民,惠农为本。担保公司成立之初就是为棉花收购企业等服务的,成立10年来,累计担保90亿元。其中60%以上是对涉农企业的担保;小贷公司“十二五”累计放贷14亿元,绝大部分是脱水蔬菜企业、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太平财产保险则专为兴化设计了螃蟹高温指数保险、雇主责任险、食品消费安全险等险种;5家农合联社的资金互助对象100%是农合联社的社员。三是防控风险,增强实力。几年来,兴化市社摸索总结出一整套监管办法,完善了系列管控制度,担保时的反担保机制、贷款终身追偿机制、资金互助金投放时的三方支付办法以及中合联公司和供销社金融监管办定期巡查通报制度等,有效确保了供销金融企业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尽管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但我们都能做到风险可控,且年收益保持在千万元以上。

    记者: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兴化市社在这方面有什么布局?

    张久银: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业务是以“一供一销”服务为主,通过“扁担”“背篓”等传统工具来实现,手段单一。现代流通服务则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手段,通过“鼠标”和“宽带”来实现。2010年以来,兴化市社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到目前,已相继组建6家电商企业,初步构建起“一会两中心、三馆三平台、一村一网店”为重点的农村电子商务运行体系。2015年实现网上销售10亿元,从而走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转型之路。

    一是由“提篮小卖”向“网上供销”转变。2010年我们在朦胧中感知到这一波变革到来,于是“早醒早起”,在破旧厂房里成立了第一家电商企业——泰州新合作电子商务公司,从此踏上“网上供销”的转型之路。二是由销售工业品向主卖农产品转变。泰州新合作电子商务公司主卖品牌电器,虽能带动就业,增加增收,但供销合作社宗旨是为农服务,解决农产品“卖难”才是我们的本职。为此,我们于2013年投资500万元成立江苏百喜电子商务公司,利用淘宝、1号店、京东三大电商平台地方特色馆,主卖兴化农产品。去年以来,“供销e家”、地平线兴化馆上线,推出地方特色农产品150多个,百喜公司年销售额达1.2亿元。三是由借平台零售向造平台批发转变。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始阶段,兴化市社为了迅速介入电子商务领域,利用第三方成熟的电商平台很快实现了实质性的交易,大大缩短了探索期。利用他人平台,固然省钱、快捷,没有自己的平台,则永远不能做大做强。于是从2014年开始,联合安徽徽联手段支付公司,投资1000万,供销合作社占股35%,成立江苏中科电子商务公司,并由中科公司着力打造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中国蟹库网。该企业2014年9月份上线试运行,2015年5月份正式上线,现入驻商户已达1000多家,年交易额3亿元。四是由系统主导向服务引领社会转变。发挥引领功能。2013年7月,市政府批准,由市社组建了兴化电子商务协会,目前注册会员达千家。协会为广大会员提供网上经营指导、货源开发、物料联采、人才培训、技术共享、信息沟通、金融支持等服务。两年来,先后开展各种规模层次的培训60多场(次)、培训5000多人次,孵化中小电商1000多家。运营服务中心面向全市设立电子商务服务“110”热线,为广大中小电商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和登门服务。

    记者:在发展过程中,兴化市社是如何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

    张久银:改革改制后,兴化市社剩余资产不多,所有者权益体量不大,但一直没有放松监管工作,并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是资产处置的“三公”机制。实行“县基一体”管理后,无论是基层社还是社属资产在出让出租过程中,必须由资产科牵头,社有资产管理公司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规范运作,有效杜绝了人情出租、违规出让等现象。二是投资回报的“不亏”机制。20来家参控股企业,总投资1亿多元,对于这些投资企业,在公司章程或合同中明确规定,企业不论赢亏,都必须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固定回报,然后按公司法规定进行核算,从而确保市社年收益千万元以上。三是企业经营者“定提”机制。对直属老企业采取“定收益、定人员、定费用,超收提成、节约提成”的办法,与管理层利益直接挂钩,有效控制费用超标。四是存量资产的“盘活”机制。2014年开始,市社对基层社散落在乡村的收花站、烘茧站等560多亩存量土地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然后请国土部门逐一核查,区别情况,统一处置。仅此一项就能为市社创收1500多万元。最近市社还对原改制时已经出让的城区核心资产轧花三厂启动回购程序,预计费用1200万元左右,但一旦回购成功,其资产价值至少达6000万元以上。此外,去年市社还花900多万元购置了城区得胜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3000平方的营业房,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所有这些都为系统增强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