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中国合作经济领域的年度盛会——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合作经济年度主题论坛在江苏省兴化市隆重举行。
今年,主办方释放出积攒了一年的热情,为代表们奉上一场感官盛宴和思想风暴。作为反映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9年来一直致力于表彰合作经济发展业绩、发掘合作经济领域亮点、解读合作经济发展趋势。作为每年颁奖活动必不可少的项目,现场参观学习已成为参会代表们了解现代农业最新成果、学习交流先进经验、结交农企和合作社精英的重要途径。而本次颁奖典礼的举办地江苏省兴化市,作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充分展现出合作经济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参会代表们奉上了一份我国合作经济发展的优秀样本。通过参观学习和交流,所有参会人员都深深地感受到,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的不断完善,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正迅速崛起,同时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着农业转型升级,而农村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则如新注入的血液一般,使合作经济组织加快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核心驱动力。组织形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正使合作经济的能量在创新中释放。
产业融合打造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11月25日清晨,当初升的冬日照在兴化大地时,嘉宾和获奖代表们已经在前往参观点的路上了。
参观第一站来到戴南镇农合联社常发农机合作社。齐刷刷的农机具、高大上的维修车间无不让代表们惊叹不已。更让大家震撼的是,合作社为解决农民晾晒难题,专门建设烘干机房1300平方米、水泥路面和晒场5500平方米。1000户农民再也不用到路上晒粮了!
当得知合作社今年作业面积已达25万亩,而每亩的服务费用比市场价低5—10元时,陕西省靖边县靖农信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惠耀平感慨道:“在这个合作社,我看到的不仅是合作社本身的壮大,更是它服务农民的这份初心。”
陕西省蒲城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权兴锁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看到兴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是如何服务‘三农’,如何推进合作经济事业发展的,从形式到内容较过去供销合作社的传统服务都有了质的飞跃。”
刚刚在第一站见识了服务一体化,代表们在第二站又一次被产业一条龙所折服。第二站参观点江苏泰浦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的“百福家宴”,在兴化甚至泰州可谓家喻户晓。公司将智能厨房实质性地引入农村家宴市场,运用“互联网+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餐饮消费终端”的模式,打造百福家宴。农村的红白喜事,只要一个电话或者网上一点,就能享受到一站式、一条龙的家宴服务。
参会代表们一边参观一边啧啧称赞,纷纷索取公司的资料和联系方式,认为这一模式在农村市场非常值得推广。
专家们也表示,当前要大力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一方面要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支持农业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强产业链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示范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电商助力加速农产品流通现代化
兴化的农产品电商是此次活动的一大看点。主办方组织代表们参观了兴化苏合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联社、江苏百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国蟹库网。
2013年,兴化市供销合作社成立江苏百喜电子商务公司,通过与淘宝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成熟电商平台合作,将兴化特色农产品搬上网,解决全市农产品卖难卖贱等问题。目前公司已与1000多家农民合作社合作,截至目前已实现电子商务网上销售额1.5亿元。同时,兴化市供销合作社在全国首创大闸蟹电商新模式——“中国蟹库网”,通过整合电商、物流、金融、通信等资源,免费为螃蟹养殖户提供电商平台基础服务,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一半收益返还给蟹农,将电商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代表们对兴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电商业务纷纷竖起大拇指。
兴化市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不少国内大型电商平台都想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但是由于现有的物流和快递体系只能到达区县或乡镇,并不能覆盖到村,始终难以打通农村配送的 “最后一公里”。而这一点对于供销合作社却不是问题,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就是有镇村连锁网点,再与城市便利店网点相结合,通过对基层网点的信息化转型和功能升级,就可以实现农产品进城和日用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机制。同时,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农民合作社、农村创业青年、农村经纪人的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具有组织资源优势,这些都为供销合作社系统建立城、乡、村一体化的电子商务体系打下基础。
专家们表示,应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服务优势,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健全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支持流通方式和业态创新,搭建全国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
金融活血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观中另一个让代表们大开眼界的点就是兴化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探索的各种金融服务模式。在江苏供销通城东配送服务中心,代表们看到一种叫“供销通”的东西,感到很好奇。
这个“供销通”表面看是一张银行卡,背后则是一套线上线下的综合服务体系。公司通过与银行、移动、银联等方面合作,利用供销网络优势,开发联名卡,推行“一户一卡+一卡多用+一村一点+城乡一体”,农民持卡消费,可以说,一卡在手,走遍江苏。
河北省馆陶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郭长付对记者说,“我们正在探索的供销金融超市与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在兴化市中堡镇农合联社中合农村服务综合体参观时,来自吉林省辉南县龙岗林下山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曹发没有了参观其他点时的惬意,他在柜台前来回奔波,一会询问前来贷款的农户,一会咨询办理贷款的业务员,一会又向综合体的负责人请教,并不时地拿手机拍照。曹发告诉记者,合作社扩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资金瓶颈,他正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恰巧中堡镇农合联社中合农村服务综合体为他提供了好的借鉴。“我拍了照片,还留了电话,以后有问题可以随时沟通。”曹发笑着说。
中合农村服务综合体是兴化市中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信用服务部,也是中国供销集团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金融试点单位,通过设立合作金融网点,开展合作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农合联社内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民等140家成员融资难题。网点负责人说,信用服务部始终坚持资金封闭运行、不对外吸储、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原则进行金融服务,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帮140家成员解决融资难问题,共吸纳社员互助金127万元,发放社员投放金242万元。
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泽涛介绍,中合联投资有限公司与兴化市供销合作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由中合联下属中金农信公司为兴化市供销合作社开展合作金融提供咨询服务。联合社引进中金农信公司开发的风控技术,防范联合社信用服务出现金融风险;建立股金兑付准备金机制,参加兴化市社开展的自律辅导;接收定期审计和经营评估,承接中合联公司合作金融专业技能培训,抵御内部经营风险。
很多代表表示看好中合联与基层对接的这种金融业务开展模式。专家表示,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讲,通过供销合作社系统来推进资金互助,可有效提供政策保障和系统保障,运转过程中更容易实现规范发展。同时,有中合联为合作社金融服务提供辅导、培训,有利于合作金融的发展。
手捧沉甸甸的荣誉,心怀暖洋洋的激情,在短短的相聚中,代表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合作经济组织究竟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能承担怎样的重任,释放多大的能量,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评选活动将持续关注,继续引领合作之美、产业创变、时代之潮。
本版照片由本报记者闫雪静、张成、王子翔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