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商银行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

□ 江苏仪征农村商业银行 章政远

    

  随着金融改革进程加快,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以往的体制和机制优势逐渐弱化,在新常态下,发展遇到了的瓶颈。

  要想打破新常态下农商银行转型发展瓶颈,就要进一步明确后一阶段经营发展方向和经营管理思路,努力实现农商银行业务经营稳健、效益、效率有机统一。

  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

  强化“六位一体”,实现“六化同步”。“六化同步”即“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体系化、电子化、便利化”;“六位一体”即“员(“三农”信息员)、站(金融服务站)、顾(“三农”顾问)、经(客户经理)、点(管理人员挂钩点)、行(营业机构、总行)”一体。实施普惠金融战略工程,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做好“六位一体”的考评体系建设,发挥在各村设立的金融服务站作用。对农户、城镇居民进行集中入户走访,做实区域客户电子化档案建立工作。在当前实体不振、客户萎缩情况下,靠细靠实持续不断地做好“客户链”、“员工链”、“行业链”、“系统链”、“股东链”5链排查工作。对排查的“5链”客户清单做好统计分析。对排查出的目标客户进行锁定,将“5链”排查结果由数据变客户,由客户变责任人,由责任人变营销成果。建立客户电子地图,围绕电子地图的目标客户开展精准营销,强化营销责任和成效。建设普惠金融信息化工程。利用手机银行等电子化渠道,实现区域内的资源集聚共享和产品交叉互联。落实对阳光信贷业务的“数据化、系统化、标准化、工厂化、电子化”运管模式,利用政府智慧城市相关数据和市民卡、省联社核心系统、CRM系统、信贷系统、客户电子档案等数据,实现阳光信贷、基础授信客户手机自动申贷,系统自动审查、自动授信、自动利率定价、自动风险报告,提升普惠受益面和便利性。将客户经理从低端、重复、琐碎业务中解脱出来,转向数据分析管理、综合服务、市场拓展、线下补充调查等中、高端业务发展上。

  丰富引客手段,挖掘客户资源。一是同质同价,质价对等。对他行竞争性客户,以本行产品服务优势,实行同质同价竞争。但“同质同价”过程中注意同质才能同价,不能在营销时过分强调“同价”、而忽视“同质”。他行合同利率可能较低,但附加条件较多,实际企业成本较高,本行定价要质价对等。二是客优价优,综合考量。优质的客户可以优价引进,考量综合收益。为客户提供适合的信贷、资管、投管、电子银行等业务“一揽子”金融服务,提升粘度。三是产品组合,同业通联。产品设计要从客户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类型实体经济需求,逐步打通贷款、投资银行、理财、电子银行、结算等业务的间隔,提供理财、存款管理、财务顾问等“融资+融智”、“商行+投行”的差异化服务,对本行缺少的产品和业务可借船出海,与他行合作通联,建立全方位的营销格局。

    做实行业调研,研判经济趋势。一是有行业就有需求。针对不同行业做好服务,不管是过剩行业还是限制类行业,只要有合理需求就要做好服务。对不同企业实现不同策略,一户一策,好中取优。挖掘行业中目前经营质态优良、前景质态良好的客户,遵循同行取优、同业取强原则,在风控有效前提下做好服务。二是有宏观过剩就有微观生机。过剩的行业里不等于就没有生机,只要符合条件,就应该支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对辖区主导产业的影响,选择性跟进或退出。三是扶品成业、业兴成行。扶持现有新型初级产业和产品,对有发展前景的,要着力培育成为一个行业的产业链,把所有从事这个业务的企业培养成为区域特色行业。四是联通上下,打造链条。对整个产业相关优质行业,联通上下游的产业链,打造服务链条。加强与龙头企业、集团性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提供产业链、供应链和商业圈融资服务。

    管理客户关系,实施分层营销。一是分层管理,首询负责。对VIP客户和优质客户,建立总行高管、中层干部和支行行长联系人制度,只要客户向联系人提出服务要求,实行首询负责,服务到底。联系人要敢于担当,对客户的服务需求论证,在可行情况下,负责打通行内条线、阶层,为客户提供快捷服务。二是差别服务,流程区分。区别VIP客户、优质客户、存量普惠客户与普通客户的服务流程,提供不同的服务渠道。按照“极简金融”的原则,对优质和小额普惠存量客户实现差异化和便利化服务。三是创新管控方式,帮助渡险重振。经济下行,产能过剩,实体企业经营维艰,对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不能一味局限于以往的制度规定,要针对区域产业状况、企业前景、出资人能力等因素,创新模式,按不同状态进行分类,落实客户、银行、政府目标基本一致的举措。对客户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实行“一户一策、一险一策”,实事求是地修订制度,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帮助企业渡险重振。

    制定“优化机制”的实现路径

    过去在基础管理、信贷资产质量上存在的短板等淤泥进行排淤清洗,打牢基础,夯实根基,优化管理、运营、激励三大机制。

    优化管理机制。实施战略集聚,适应深度转型,打破条块分割,实施专业化管理。针对地域市场特点,优化组织架构,在组织架构上进行调整,在规章制度上进行优化,对相关流程、通道管理、部门协作、产品开发上进行配套。在现有模式模块基础上,实行事业部制管理,依托现有小微客户服务部,按照“决策指导、授权管理、平行作业、守土有责”的管理模式把总行普惠职能、权限前移至业务一线,全面实施集中、批量、高效的“工厂化”信贷模式。区域事业部和公司金融部、普惠金融部一体化运作,支行行长和小微服务部总经理在公司部中担任调查、审查岗,对客户经理按照普惠金融服务和公司金融服务进行分类管理,公司金融建立行业金融子事业部,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建立整套普惠金融和公司金融绩效风险挂钩体系,形成全辖人员相关统筹和责任体系挂钩,按照事业部的模式,实施FTP管理。

    优化激励机制。一是创新激励。以提升全员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建立创新激励的机制、激励方式和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尊重中高层和员工的首创精神,建立容错制度,鼓励全员开展管理、服务、产品、营销创新。二是岗位激励。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潜质,增强员工的认同和归属感,将个人事业目标追求与总行的战略目标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三是薪酬激励。以“绩效优先、兼顾公平、考核到人、计分平衡”为原则,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建立以岗位价值为基础的行员等级薪酬体系。建立营销、风险收入平衡机制,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合理下达经营目标任务。

    优化约束机制。建立工作布置、督促、检查、考核流程,形成前、中、后绩效监督机制,行长室要对中层挂钩进行督导审核,基层行长要对市场一线人员进行督查、指导,做到计划、组织、督导、协调、总结五个到位。完善效能评价和督办机制,建立针对市场目标、管理目标阶段完成情况评价体系,对层级做好阶段监评。建立惩处问责机制,对阳奉阴违、只说不动、自行其是、执行不力的,实行监评问责。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