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束粟,遍野黄金,在这个十月金秋,纪念长征胜利那些红色的标语,和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包裹了这座暖暖的小城。
沐浴秋光之下,漫行街道之间,那些红军长征的画面便从眼帘一幕幕流入脑海。80年前的秋天,红军3万多名战士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生死考验后,终于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这次大迁移,打破了国民党的层层围剿计划,保存了共产党的有生力量,传播了革命的火种,为实现全中国的解放奠定了根基。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当历史被尘封定格,留给我们这些后辈的是历史书里那些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勇画面,是毛主席四渡赤水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情怀,是那些战士在白发苍苍的暮年里讲述的回忆和纸笔油香里的浓彩重墨。他们用薪火相传的长征精神告诉我们“征途已远,旗帜长存”。
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物质条件优渥的年轻一代,又该如何去理解和传承长征精神,或许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定义。
于我来说,曾几何时,长征在我心里不过是一段历史,长征与我最近的距离就是临柜时一位老军属客户讲述的那些老故事。这位听着父亲长征故事长大的老者,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丧子之痛,承担过家庭重负之苦,几经世事沉浮,人入晚年尽管罹患癌症却依然行走于乡邻之间,尽着自己作为党员的绵薄之力,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老军属将长征精神归结为对信念的追求,无论经历多少困难,只要心中的信仰不灭,只要坚定的信念还在,所有的困苦只是必经的历练,他在给我们的寄语里写下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
而今,当我每每被一些或大或小的际遇而困苦不堪,为那些大大小小的材料绞尽脑汁、心神俱疲时,我都会想到那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赋予了一定使命的独立存在,或是一项事业、或是一份向往、或是一个承诺,可是人生路险,道阻且滑,征途漫漫,多少人在困难中倒下,多少人被眼前的屏障阻隔而无功折返,忘了初心,放弃了更加光明的前路。
然而,长征,走的就是精神,走的就是信念,唯有心中不灭的信念火种,唯有那颗守护希望的红心,方能点亮前路。就如我们对自己人生的追求,亦如我们对农信事业的守护,在这段属于自己的长征之路上,艰难很多,千丝万缕的困难、矛盾交织缠绕,但是无论身处何境,我们都应该守住自己心中那份对事业的忠诚,对善良的坚守,对美好前程的向往,将那千丝结化为绕指柔,不负期望地、扎扎实实地在人生里、在农信事业中走完属于自己的长征之路。
长征路漫漫,何须浅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