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湾,好风光,千年湾子换新装。青山绿水绕村子,花马湖畔第一庄。”说起湖北省鄂州市沙窝乡严家湾近两年的发展,当地老百姓都会竖起大拇指。但是,在几年前,严家湾却是当地有名的贫困区。
2013年,在鄂城区沙窝供销合作社带领下,鄂州市聚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以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开展生态农业,带领当地农民找到了致富的新途径。
供销合作社引领 脱贫又致富
严家湾是沙窝乡渔坝村的大湾子,有100多户600余人。湾子里很多人在外经商,身家过百万的有30多人、过千万的有10多人,然而湾子却一直没有富裕起来。
2013年5月,鄂城区沙窝供销合作社联合严家湾的优秀企业家及湖北省“百大创业青年”严子滨、严树青等农户,在沙窝乡渔坝村成立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鄂州市聚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村子穷,我们心里不是滋味。”聚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子滨说道,“在成立合作社之前,我们几个合伙人已经投资了400万元,在湾子里种下了1.5万株桂花树苗,还在湾子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通组公路等,这些举措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却没有从根本上让他们脱贫致富。供销合作社找到我们并成立了这个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先付租金后用地、每5年租金增加50%的办法,流转土地300多亩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仅为村民们增加了收入,也提高了他们种植的积极性。”
为了帮助湾子里的村民们致富,合作社从成立初就严格的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严子滨表示,在经营服务过程中,合作社利用一切优势资源,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强化内部监督和管理,使合作社的业务发展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现在,合作社主要种植蔬菜、瓜果、苗圃、果树和散养土鸡及水产养殖,年销售额达到730余万元。合作社拥有资产420余万元,其中净资产261余万元。入社成员已由成立之初的35户发展到216户,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720亩。同时,合作社还建设了标准化生产种植基地520亩、建成1万只散养土鸡标准化鸡棚。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500余户农民依靠发展种植、养殖业步入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社员人均收入高出非社员农户1000元。合作社也荣获了“2015年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称号。
标准化种植 提高合作社效益
“合作社成立之初,我们就已经决定要在湾子里搞现代农业,湾子里的环境这么好,不利用起来实在可惜。”严子滨如是说。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合作社按照绿色、环保、无公害的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技术控制措施。在种植模式下大胆创新,从起点阶段的单一(蔬菜)种植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瓜果—蔬菜—苗圃”高效轮作种植模式。此外,每年还引进推广3个新品种,实现了立体种植,提高了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合作社还依托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鄂州市农瑞祥蔬菜出口有限公司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以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技术依托,与市蔬菜办、畜牧兽医局建立了合作指导关系,以合作社社员为主体,实行统一育种、统一种植和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农产品销售。合作社邀请市、区供销合作社及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定期开办培训班,对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组织他们重点学习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等,同时加强田间生产的监管和产品检测工作,建立田间生产档案,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使广大合作社成员和周边农户都能自觉按标准组织生产。
为了实现合作社由单纯的种植向深加工转化,合作社积极拓展外向型市场,实现了“农超对接”。合作社先后与黄石市、鄂州武商超市、万联超市建立了长期的购销合作关系。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合作社标准化种植基地蔬菜每季亩产量突破2800公斤、瓜果每季亩产量突破3100公斤、反季节蔬菜每季亩产量突破3000公斤,基地种植产量比常规农户种植产量高出20%以上。2015年,合作社种植的甜瓜经过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同时,合作社HIA注册了“吴都御园”商标。在合作社的努力下,近几年,合作社种植的瓜果、蔬菜都成为了武汉、黄石等周边市场的“宠儿”,这给合作社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优质服务 创造经济效益
昔日荒山瓜果香,进湾泥路变新道,路灯引路、小车进村,严家湾变了。“隔壁湾的人都很羡慕我们,经常来看,说严家湾人种的瓜果甜,湾风湾貌也是顶呱呱。”严子滨欣慰地说道。
“社员们都是湾子里的村民,有许多都是看着我们长大的,让他们满意,我们才放心。”严子滨表示,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全部采取自动灌溉技术、施有机肥,以此来提升蔬菜的附加值。同时,有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进行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此外,合作社还养殖生态土鸡。目前,正常年生产销售土鸡蛋达36吨—40吨。每枚土鸡蛋销售价格按1.2元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
此外,合作社在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会对社员实行二次返利,即按可分配盈利的60%再结合成员的入股股金及交易额(量)进行返利。两年来,合作社累计向入社成员二次返利55余万元。合作社还在市、区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以团购的方式让利6%—10%的价格向社员提供肥料、种子等生产资料。
合作社的成功,使设施蔬菜标准化种植在鄂州得到了大力推广。合作社生态养殖的模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很多同行前来学习参观。另外,合作社探索出的畜禽、沼、果同步发展的立体产业综合开发模式,实现了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生物链,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对话
名片
严子滨
湖北省鄂州市聚成生态农业专业
合作社负责人
记者:合作社为什么可以吸引到农民积极入社?
严子滨:我们在成立合作社之前就一直想做现代农业,所以在这之前,合作社几个带头人就出钱为湾子建起了文化活动室、灯光球场等设施,在湾子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在发动社员的时候,我们就告诉村民,我们是做科技农业,机械操作、生态种养,并由合作社负责提供设施,村民们只需要向原来一样种植就行了。了解具体情况后,村民们也就欣然接受,并加入了合作社。
记者:目前,合作社在当地已经取得了成功,接下来合作社有什么规划?
严子滨:接下来,合作社将通过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制的投入,探索农业科技进步新途径,希望由此能带动全市优质设施蔬菜的发展。另外,在生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中,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超市”的产业化模式,试行股份制等先进组织方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快生态土鸡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让养殖场粪尿实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达到生态、循环、环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