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1日—22日,由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新兴产业促进会、中国投资协会投咨委新能源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协办的“2016中国环境治理创新实践高端论坛暨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成立20周年庆典”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及代表,以及基金会的国内外董事、顾问、职员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据国际中国基金会总裁何平博士介绍,十多年前,一批参加基金会活动培训的学生和环保倡导者,目前已成为中国推动公众参与的主力。从2009年开始的美中气候圆桌会议,对国际气候谈判和巴黎气候协议的达成,基金会专家的许多建议得到采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论坛上,与会者除回顾并充分肯定该基金会为治理环境做出的卓越贡献外,还就国内外最前沿的环境治理技术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其中,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资深环境科学家黄新江博士,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美国国际城市管理协会顾问RobertAgee对美国切斯比克海湾综合治污实践的进行了介绍等等。
中国环保工业促进会会长杨朝飞表示,从治理环节讲,水治理比大气治理还难,而土壤治理就更加漫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认为,随着2013年 “气十条”、2015年的“水十条”、以及今年的“土十条” 的颁布,表明我国环境治理的力度在加大。
环境治理除了环境技术、政府监管,更离不开公众参与。会上,基金会还对环境治理领域的杰出者进行了颁奖,它们包括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杰出贡献奖3名、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创新奖2名、中国环境治理创新实践奖4名。
(贾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