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3.0》作者Brett King曾预言,“银行将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移动金融的迅猛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银行的物理网点将形同鸡肋并日益消亡,拥有庞大数量的农商行更是首当其冲。具体表现在,农商行电子银行替代率不断上升的同时,网点柜员临柜业务量在快速下滑。
在这一背景下,农商行原有的网点应如何重新定位?农商行未来网点与现有网点将发生哪些变化?如何进行物理渠道面向未来的整体的规划设计?带着这些问题,《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记者专赴杭州,与十多年来一直跟踪研究银行网点转型、为不同银行累计设计网点3000余个、与江苏、浙江、江西等40余家农商行深度合作的杭州索图设计公司设计总监、农信事业部总经理尤能伟进行了对话,看看在他的眼里,农商行物理网点这颗棋子未来应如何布局。
物理网点仍将是农商行的核心优势,但亟待重新规划与转型
Q
记者:农商行网点转型当前主要面临哪些冲击与压力?网点数量庞大究竟是农商行未来竞争的优势还是劣势?
A
尤能伟:毋庸置疑,当前所有的传统银行物理网点转型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从我们公司服务的四大行及一些股份制银行来看,他们也正在积极谋划BANK3.0时代的全渠道战略,并加速推进物理网点的转型。作为以物理网点数量见长的农商行,更是已经到了加快推进网点新规划、新功能、新设计的紧要关头。
农商行网点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移动金融的迅猛普及,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金融消费者的习惯与偏好,越来越多的交易型业务已经无需要网点办理。
存贷利差的缩小及竞争加剧,农商行财务承受力也将趋紧,传统物理网点建设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功能单一的特点已经不适应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重视抢夺农商行传统的县域及农村市场和小微客户,其服务渠道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向乡镇社区一级延伸,更多的供给选择将使得农村社区的金融消费者对物理网点的要求也会更加挑剔。
庞大数量的网点将成为农商行未来竞争的优势还是劣势,取决于当下农商行的抉择与行动。如果当下对未来农商行的全渠道运营没有科学规划,并使得网点继续停留在特色缺乏、功能单一的阶段,长此以往这些网点将成为农商行的负累。而如果从现在起积极谋划富有本土特色、富有农商行特色、适合县域客户特点与需求的全渠道运营体系,将现有网点积极转型成为更富有体验感、人机更合理配置、金融与泛金融功能更融合、更富有黏性、更适合交叉营销、与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线上渠道更无缝衔接且互为支撑的物理渠道,这些网点则将成为农商行与其他银行无可比拟优势之所在。
在网点唱衰论同样盛行的美国,有“零售银行之王”之称的富国银行不但没有缩减网点,而且以社区居民每2.5英里之内要见到富国银行物理网点(其称之为“STORE商店”)为标准,反其道而行之加快推进物理网点的布设,并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银行在社区金融业务方面的差距。
农商行网点3.0版转型的核心特征是“六化”
Q
记者:当前农商行网点转型主要存在哪些障碍与问题?未来农商行网点转型有哪些具体方向?
A
尤能伟:近年来,农商行网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与问题。对全渠道运营重视性与规划性不够。渠道运营是银行运营的核心,而当前农商行普遍对全渠道运营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现有物理网点如何布局、如何转型?如何与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渠道“天地联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农商行要建设怎么样的全渠道?这些问题,绝大多数农商行并不重视,更不能拿出一个科学论证的规划出来。存在“九龙治水”现象,缺乏强有力的统一建设组织。网点建设首先要策应农商行的整体营销战略,然后由基建、科技、财务、电子银行等多部门全力参与,各司其职,共同配合,而网点建设目前农商行大多数由办公室或基建部门负责,农商行往往缺乏从整个行社层面来统一协调建设网点的组织。缺乏协同配合体系。一个好的网点建设是需要多方力量参与配合的,除了农商行的决策与落地,还需要设计机构、施工单位、各类型机具设施供应商、家具道具供应商等协同配合,而农商行往往因为身处县域而缺乏对高质量供应商的整合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点建设的质量。
在BANK3.0背景下,未来农商行网点转型方向应是“六化”:
多元化。即同一家农商行的不同网点在规模、人员配置、客户定位等方面都将越来越具有差异性,如从规模而言旗舰型、中型、轻型、微型网点将根据需求不同配置,专门针对汽车、女性、创业青年等不同主题的网点也将出现,网点的风格设计可能不再是千篇一律。
营销化。网点的交易功能将逐步淡化,通过吸引客户来实体网点进而促进交叉营销将成为网点的最重要功能。
体验化。如同苹果专卖店的品牌体验区一样,网点将来应十分重视客户来店里的品牌体验、操作引导等移动金融无法替代的操作性、情感性功能。
智能化。网点中员工与机具的合理配置将是网点转型的重中之重,既要通过机具提高业务办理速度,替代人工服务,又不能过于强调冷冰冰的机器服务,应讲求人与机具的适度配比。
融合化。以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增强对客户的复合黏性,未来农商行网点功能将泛金融化,即金融服务之外,将与其他适合的业态有机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如房产中介、旅游受理、驾校报名等。
协同化。即农商行广泛布局的线下渠道,应当与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相互呼应、相互支撑、相互协同,为客户提供触手可得、体验一致的优质服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