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白茶国家标准亟待完善


    茶人洪治认为:现有的白茶国家标准是在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的基础上于2008年编写建立的,只是搭建了一个大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今发展火爆的白茶行业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正完善:

    一、现行白茶国家标准等级太多、太复杂,难以识别、难以执行。白茶等级分5大类16个级别,别说普通消费者、连茶叶经营者也难以区分。茶人洪治提议应简化。

    二、现行白茶国家标准中提及白茶品质特征为: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标准还提及白茶适制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595、福云20和闽北水仙等。前后是自相矛盾的,闽北水仙不是白毫类茶,成品茶怎么可能满身披毫,且有毫香?所以,关于白茶品质特征应立即调整。

    三、现行白茶国家标准中对于白茶总灰分、含水量、可溶解物含量以及仓储保管等要求只字未提,存在疏漏。

    四、白茶模仿普洱做成各种紧压茶,虽然违背白茶工艺的精髓,但是从2009年以后渐成时尚。各种紧压茶销量目前大约占到白茶总量的45%,但是现行白茶标准中紧压茶内容完全空白,显然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

    五、现行白茶国家标准关于陈年白茶的干茶颜色、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的特征和要求等内容一片空白,急需补充。另外,编写陈年白茶时,还应补充陈香、陈韵等品质特征。

    六、现行白茶国家标准,对于内质审评极为简陋、很不全面,且观点偏颇。譬如:香气以毫香浓郁、清鲜纯正为上,淡薄、生青气、发霉失鲜、有红茶发酵气为次。实际上白茶的香气很丰富,除了毫香,还有花香、果香、藓香、奶香等。

    七、所谓新白茶是个“四不像”的怪胎,萎凋后轻度揉捻,然后高温烘干,从工艺上看更靠近红茶,从发酵度上看又像乌龙茶,严重背离白茶的工艺精髓,现在很少有人生产,已经没有保留的意义,茶人洪治建议删除。

    七、茶人洪治认为白茶只是一种晾晒萎凋、低温干燥的制茶工艺,世界各地的茶叶原则上都可以制作白茶。所以白茶国家标准不应有地域要求。茶人洪治经过论证认为:上古时期,白茶均以野生茶树上采集的鲜叶为原料,福建发现福鼎大白、政和大白品种,开始加工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仅百余年历史。所以白茶国家标准对于茶树品种的要求是多余的,也是有悖于历史常识的。

    八、茶人洪治认为现行的白茶国家标准,经修正完善后适用于福建产白茶,应该改名称为福建白茶国家标准。以红茶标准为例:红茶发源地在武夷山,正山小种的国家标准不应作为中国红茶的国家标准。红茶工艺以武夷山为起点逐渐传播延伸,之后诞生祁红、宁红、滇红、苏红、湘红、白琳工夫、坦洋工夫、英德红茶、九曲红梅等,国外发展到印度、斯里兰卡、韩国、日本、台湾的等国家和地区。红茶大家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地红茶分别拥有各自的生产标准。白茶未来的发展格局如同红茶,各地白茶产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尽快设立各地白茶的国家标准,在没有标准之前,可以借鉴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但是不能生搬硬套,死守教条。国家茶叶标准委员会应站在全国产业高度,以大局为重,与时俱进、顺势利导,不同产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尽快建立各地的白茶标准,指导、引领全国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